美文网首页
学阳明心学 059

学阳明心学 059

作者: 自然ziran | 来源:发表于2023-11-13 08:31 被阅读0次
摄于贵州龙场 阳明文化园

《黄直录》2-1,第1-7小节。

黄直,字以方,号卓峰,今江西金溪县人。

阳明先生首先说到,心之本体就是天和渊——“人心是天、渊”

多数时候,我们都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心牢”里面,以为心里知道的那个天,就是整个的天。其实良知的天地是非常广、大的,如果我们能够逃脱“小我”的束缚,就会找到那片无垠广阔的天空,也就是找到了真正的良知和光明世界。所以,绝不能因为我们只看到了眼前这么一点儿,就认为那么大的天是不存在的!

“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又谈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在阳明先生看来,这是圣贤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个立了大志的人,自然会发愤忘食地精进;一个真正的求道者,自然不会有忧虑。这样的人,精进努力,直下担当,君子坦荡荡,圣贤也是自逍遥的,只不过我们目前没有达到那个境界,没有感受,无法体验到那样的快乐而已。“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

阳明先生说,良知于我们,今天可以看见一段,明天可以看见一段,只要我们肯下功夫,每天每天都可以有精进和增长,就好。

培人良知,还要随人分现,因材施教。如果我们是初学者,就像是一颗小小的叶芽儿,突然给我们浇上一桶水,可能我们就被浸坏了。所以,每天一点点,贵在坚持,这才是学习上最好的一种方法。

先生说,“善恶只是一物”。黄直却不解,问善恶属于两端,如同冰炭相反,如何谓只一物?

答说,心是一颗心,回归良知的这颗心,就是我们的真心。偏离了良知,不在道上的时候,就是恶了。但是那也是我们的这颗心,只是人欲(私欲)占了上风而已。所以,天理人心并不对立,心只是那一颗心,始终都是我们自己的,当我们偏离了良知和天理的时候,我们必然会作出错误的选择、决定。有时候,我们自己并不知道而已。

学习致良知,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很多的错误和过失,从而可以让内心更安定和幸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阳明心学 05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ap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