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爱是一个我们永远说不完的话题,我们孩子的绘本中有很多体现母爱的故事。
《小象和大风》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本。
一个有国产绘本特色的关于母爱的故事,这的确是一个温馨的好故事,值得每个妈妈读给孩子来听,针对这个故事我只是多了一些思考:
![](https://img.haomeiwen.com/i7348916/054c859b41b52e67.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7348916/a91439da3fc2d365.png)
1、故事的一开始就让我陷进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7348916/c411c22b57d61464.png)
我们小时候每次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往外跑,撇下在身后大声喊我们吃饭的妈妈跑出去疯玩。而每次也都是在外面和小伙伴们玩到饥肠辘辘才想起来回家吃饭,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喊妈妈。故事中小象就像极了我们这些八零九零后,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反而很陌生和不理解。
2、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故事,小象出去和大风玩了一遭回来,它的耳朵、鼻子和尾巴不见了。这个故事情节的设置稍显牵强,一个七岁的孩子给我的反馈是觉得不可能,太不现实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348916/f4f0addca0231c02.png)
这其实是与我们中国原创故事有一定关系的,这也是符合中国特色母爱的一种表达。只有当我们的孩子在经历了可怕的、巨大的、面对生死等一系列问题的时候,母亲才会毫不吝啬的出现,甚至用生命去谱写。这种爱固然很厚重,很凄美,但也让人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对于这样的爱感到无以回报。(说句题外话,这让我想到了中国千百年来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养儿防老,让人觉得父母的爱是要求有回报的,现在这种观念已经有所改变了,但还是存在的。)
相较国外的绘本这一点尤为突出,我们看国外的绘本,也有大量的关于母爱的故事,但很多都是生活中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让我们轻松的感受到母爱,也有感动在里面,却不觉得有压迫感。
所以这两种现象就造就了我们在平时和孩子的沟通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不会去表达爱。让孩子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到母爱,这才是健康的亲子关系。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还经常抱抱她,亲亲她,可当孩子大一点呢?你有多久没有抱抱、亲亲你的孩子了?
3、小象经过一场冒险之旅回家了,可它却变形了。冒险归来后不知所措的小象在妈妈的守护下找回了被大风卷走的耳朵、鼻子和尾巴。故事本身是温馨的,是一种爱的传达,这一点都没有错。听过故事的孩子们也从中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无私,更感受到了母爱带给孩子的安全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7348916/113c8440e4fc2c2a.png)
在整个故事中,大象妈妈带着小象先后遇到长颈鹿、河马、松鼠、猫头鹰,每次都是妈妈出面去解决问题,最终还是妈妈想办法恳求猫头鹰才让它把小象的耳朵、鼻子和尾巴还了回来。
妈妈可以无条件的爱自己的孩子,这一点无可厚非。可在爱的同时是不是需要教会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和面对困难,如果只是一味的保护,孩子得不到锻炼,那这样的爱除了可以给孩子安全感外,更会给他一种无条件的依赖感,他会认为他在外面闯祸没关系,有人帮他解决,他也可以不用出去面对复杂的社会,因为有人帮他遮风挡雨。这是不是就违背了我们最初的爱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7348916/33174bd23d27da18.png)
写在文章的最后:
对不应该畏惧的感到畏惧,不免有点可悲。对应该畏惧的毫不畏惧,则更为可怕。只有父母才能帮助孩子辨别这两者的区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