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8-14

2019-08-14

作者: 韩瑞芳_0063 | 来源:发表于2019-08-14 10:50 被阅读0次

婚姻八个常见问题是:

    “自己提升了,而对方尚在原来的地方”;

    “对方失去了吸引力”;

    “对方不了解自己”;

    “意见不合”;

    “有了第三者”;

    “因为孩子或工作忽略了对方”;

    “移民或工作使我们两地分隔”;

    “家中的老人使我们关系紧张”。

    “自己提升了,而对方尚在原来的地方”

    这个问题在中年夫妇里出现得最多。外国有一个名词:中年危机(mid age crisis),指的是人到中年,发觉岁月消逝,失去青春的容貌,活力也不如过去,看到年轻人的旺盛精力与快速步伐,而自己面对的是“下山的路”,

知识和权力也不能决定对方是否不如自己。说到底,不是自己高了,而只是自己“不同了”:以前的一套价值观和信念改变了,因此对配偶的要求也就不同了。

回到家里后,最好还是不要带着在工作环境中的心态和要求。

很多人都说自己能够接受批评,但是,别人对他的批评,他还可以接受,倘若配偶说同样的话,他则会觉得特别刺耳。这是因为在夫妻关系里,内心的身份定位是两人平等,同时对对方是绝不设防的。如果没有允许两人共同讨论的预设机制,突然出现的批评会使对方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维持对等身份上,从而做出抗拒反应。抗拒的不是对方说的话,而是那些话背后的身份改变:我不愿意你一下子变得比我“高”了。

    在我的课程里,学员常常告诉我有很大的收获,会回家帮助配偶也做出好的改变。我问他们会怎样做,他们会告诉我:“我会教他怎样想、怎样说话、怎样做事啊!”我便告诉他们这个道理,并且提醒他们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说,因为你一开口就显示出你懂得一些好东西而他不懂,马上便给自己制造一个高于对方的地位了。你应该不说、只做!把你的改变在行为上呈现出来,慢慢地对方就会感到你不同了,比以前好了。终于,对方忍不住开口问你。这时,你不可以像打开水闸似的源源不断地说!因为这又会使对方感受到对等身份受到威胁,你将会前功尽弃。你应只说一点点,轻描淡写地说。这样,对方会越来越有兴趣,这时你可以引导对方看看你的课程讲义——这是为了让他/她产生‘自己学回来’的感觉,然后再与他/她讨论。”

    在平等的沟通讨论之前,应该做的事是:

    (1)先制造两人之间的和谐气氛,例如利用晚餐、散步等活动,在这时绝口不提批评的事。

    (2)然后在那样的气氛里,两人共同商讨建立一个机制:如果有矛盾冲突出现,应该如何讨论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伤害两人的融洽关系,要在不引起争吵的前提下,共同讨论一些看法不一致的事情。

    (3)找一些小事情,例如讨论一下下个周末去哪里吃饭,目的是去测试那个机制,使之完善。

    (4)找一个自己状态较好的时机(也就是心境平和、思维敏捷的时候),去提出你对他/她的一些看法。

    “对方失去了吸引力”

    是对方本来吸引你的东西消失了,还是那些东西不再能够吸引你?这是两个问题,需要分开来看。

    (1)对方本来吸引你的东西消失了。

    人总是在不断地成长和改变,初遇和新婚时的他/她与今天的他/她是不可能相同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外貌的改变,随着岁月的流逝,无论怎样美丽的外貌都一定会改变、消失。而自己同时也是天天在发生着改变:吸引对方的东西,也与当初不同了。要求对方永远不变是不成熟的想法。有这个想法的人,所爱的不是对方,只是自己心中的一张照片,因为活生生的人是天天都在改变的。

    很多人找寻伴侣时都在心里有这 样一张照片,但是成熟的心态是当两人在一起时,就慢慢地把注意力移向现实生活中的这个人,在这个人身上找出新的优点,也就是吸引人的地方。也可以通过不断地沟通,努力建立新的兴趣,一同发展两个人都喜欢的事情,双方一起参与到这些喜欢的事情中,便是很好的吸引力了。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一个人爱的是心中的照片,抑或是现实的人。爱心中照片的人,总是对对方有很多不满,而爱现实的人,则无论对方有多少缺点,总能找出一些优点而给予肯定。

    坚持爱心中照片的人是拒绝长大的孩子,他不会有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与他在一起的伴侣,也注定会婚姻失败。一些有了财富便坚持要有美丽妻子的男人,有了地位、权力便需要俊男常伴的女人,都是这样的例子。

    (2)那些东西不再能够吸引你。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两人在婚后各自有没有发展 出新的吸引力

需要从结婚开始便有良好的沟通,并且懂得培养出共同的爱好和活动。

    “对方不了解自己”

    对说这种话的人,我会问:“你跟他/她结婚的时候,对方了解你吗?”如果回答是:“那个时候对方了解我,现在不了解。”我会跟着再问:“结婚后的一段时间里,是你改变了还是对方改变了?这段时间里,你俩做了些什么去增加对对方的了解,或事实上是你减少了对对方的了解?”人总是在不断地改变,如果两人结婚后没做任何事去增加相互了解,而只是“顺其自然”地发展,那么就像两块树叶重叠地落到流水上,假如没有什么力量把他们联结在一起,流水很快便会分开它们。“顺其自然”会给它们多大机会再次重叠?

    事实就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了解另一个人。连你自己都不完全了解自己,怎么可能有人完全了解你呢

真正的相处之道不是“了解”,而是给予对方“空间”。我不了解,但是我接受你是这样的,并且在接受的同时找出能够让你我愉快相处的方式

人结婚后,需要不断地、刻意地安排时间去维持良好的沟通,把焦点放在讨论和提升两人的关系上面,同时培养出一些新的共同爱好和活动,发展出更多促进彼此相互了解的空间。

    假如过去没有这样做,如今有“对方不了解自己”的感觉出现,你需要明白:造成今天的局面自己也有责任,最重要的是,应该先尝试一下补做过去没有做的部分。

如果回答是:“那个时候对方不了解我,现在也不了解。”这个人就是属于“因误会而结合,因了解而分手”的一类了。的确有人是这样的,他们很潇洒地结束一次感情关系,很快又跳进另一次(以为学聪明了,自己明白了),结果很快又失望地结束。这些人或许经历好几次痛苦的分手后,仍不能真正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不要因为误会而分手,而应该是因为了解(无法在一起的原因)才分手。”

(1)两人之间有没有保持足够的沟通;

    (2)两人有没有准备放弃一些个人的信念价值,建立更多的共同信念和共同价值?用另一个方式说:他俩有没有准备降低“我”的地位去提升“我们”的地位

。商定一个处理模式:有什么问题时两人坐下来好好地谈,每人只说自己的需要和愿望,绝不批评或要求对方什么(不说“希望对方怎样”的话),然后双方说出自己可以针对对方的需要和愿望做些什么。经过三次谈话之后,两人做出决定:帮助对方发展他/她的兴趣。

另外一个思考的方向是:某件事情的“意见不合”与一份伴随自己一生的感情关系相比,哪个更重要?这需要自己做决定。人生其实是不断地做取舍决定的过程,自己决定,自己承担后果。

    很多时候,做事情与发展两人的关系可以兼得,不要老是想着放弃哪一边,试着想一下怎样做可以两全其美,我们或许就能够找到突破口。

    也有很多时候,两人的冲突只存在“规则”的层面,即目标其实是一致的,但达到目标的方式则坚持要依自己定出的规则。若两人愿意暂时放下自己的坚持而给对方一些时间,听听对方语言背后的信念和价值观,互相了解对方看法里自己可以接受的、以前自己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便有可能找到一致的解决方案。在这样的过程里,两人可以试试诚心地看看对方意见里面好的地方和自己意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8-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aw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