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想法
初读《活着》——自定义“活着”  他人目光能奈我何?

初读《活着》——自定义“活着”  他人目光能奈我何?

作者: 小苏爱吃冰淇淋 | 来源:发表于2019-01-13 16:16 被阅读15次
    第一次用我自己的拍的照片✌️

    ❤️文/苏小殊

    最近看了余华老师的著作《活着》,其间几次想把书抛了。

    我心里一直有个问题:“一个人怎么可以过得这么惨?”

    书中,福贵总是在经历不幸的事,所幸他内心足够强大,安慰自己接受现实。但是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受现状后的他,总是会在不久后再次遭受重创。

    看完《活着》,闭上眼睛,我重新构思了一个结局:

    福贵唯一的孙子苦根,没有因为吃了过量的豆子而撑死。和福贵相依为命,尽管日子不算富裕,但靠着那一亩三分地,“活着”是不成问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苦根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福贵安享晚年,说不定还可以抱上重孙。徐家有后了,可以实现书中“鸡换鹅,鹅换羊,羊换牛……”的理想。

    这样的结局,作为读者看了,心理会不会更容易接受?

    有句话叫“存在即合理”,我不是余华老师,我篡改不了历史。

    在知乎上,我曾经刷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余华的《活着》是刻意堆砌的悲剧吗?”上面大概有几百条回答,我大概扫了一遍,绝大多数人是否定的。

    这样的答案并不让人意外,我相信不管你看没看过这本书,都不能否认它是一本世界名著的现实。作品被译为35种语言,在37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当当畅销榜排名第一……

    这本书的影响力,是我们不能小觑的。

    《活着》的故事线并不复杂,可读性很强。几个小时都可以看完。全书就是在讲一个叫徐福贵的农民,这一生的经历。年少时吃喝嫖赌,典型的地主家的傻儿子,把家产败光后,开始踏踏实实地和妻子儿女过日子。

    守本分、有担当、勤劳的福贵,并没有从此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儿女、妻子、女婿和孙子一个个的离他而去。

    与其说天灾人祸,更多还是和当时的社会大氛围,脱不开干系。

    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他的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需要吃有营养的食物,保养身体。在人民公社化之前,家里也仅是勉强温饱的情况。更不用说,这次错误的大运动后,民不聊生,粮食问题首当其冲。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福贵的好友春生惨遭批斗,尽管福贵夫妻苦口婆心地劝说,还是没能阻挡死亡对春生的诱惑……

    这个家庭,除了受到政治氛围的破坏。人性的残酷也使福贵家雪上加霜。福贵的儿子有庆,给县长的妻子献血,因为失血过多而死。抽血的人是医护人员吧?他会不知道失血过多对人的危害吗?抽血的这个量,他心里真的一点数都没有吗?以及福贵去医院找医生要儿子时,医生对福贵的态度……

    余华老师的作品,我共看过三本。书中讽刺的成分很多,但也不缺少温情的部分。

    尽管有庆的死与春生有间接的关系,福贵夫妻还是选择了原谅。

    尽管凤霞因病而变得聋哑,但还是遇上了珍惜并爱她的二喜。

    ……

    余华老师在序言中说过,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别人所定义的幸福啊,悲惨啊之类的,都是不客观的。我觉得福贵的一生是凄惨的,而福贵自己也许是感受到了幸福。

    贺拉斯说:“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

    同理,福贵的生活还在继续,有一只叫“福贵”的老牛,陪伴他度过接下来的岁月。他的家人们都走在他的前面,是他亲手把他们埋进土壤。等他死后,了无牵挂,也许也是件不错的事。

    ——END——

    感谢阅读 继续加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读《活着》——自定义“活着”  他人目光能奈我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cl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