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诗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
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
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
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靠近指头直接听到乐声呢?
东坡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琴是如何发出声音的?
琴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不仅需要琴,还要靠人的指头弹动、敲击琴弦产生振动发出,人的手指和琴同时存在是发出琴音的物质基础,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
这其实是一首哲理诗,在东坡创作的诗里,哲理诗的成就不可忽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正面看是山岭,从侧面看则是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身处在庐山之中。
这首写庐山的诗,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样著名。东坡没有像李白一样,用奇特的想象和瑰丽的比喻去描写庐山,而是引发读者思考:你如果想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必须跳出庐山看庐山,东坡不动声色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