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可以为了好奇,为了兴趣,为了解决问题。
而,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的墙》,让我第一次感觉在和一个灵魂碰触。
他给了我寻找许久的答案,我竟然看到了一个和我触觉、感知力、思维模式、想法都一样的人。
而他,把这些全部写成了文字,句句戳中我心。
他说:思考人生的意义是刻在了骨子里,文字里到处都能看到。
“人生的意义”这个大话题,我追寻了很多很多年,如果非要说个时间,应该从高中开始,05-06年……
至今很多东西想不明白。
结果,古典说,不要去想人生的意义。
他说,这几年他对人生的意义、底层逻辑都在松绑,他发现人生其实不需要那么多意义和模型,而且有可能,学得越多越困惑,意义太多,就很难指导具体的生活。放下需要做的,是要找到最有感觉的那一个。
古典老师还说:追求意义是很费幸福感的事。很多哲学家,喜剧大师好像都不太快乐。
圣人王阳明都挑不明白的事,我们就更难走通了。
古典老师总结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模型:思考意义……不明白➕很不快乐……我一定是还没找到答案……继续思考意义……更加迷茫和不快乐。结果就是,你要么陷入迷茫,要么进入虚无,觉得凡事不如“躺平”。
看来,想太多也不是好事。
伟大的梦想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古典老师说: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
是啊,这不就是我今年的目标:寻找热爱吗?
古典老师说,从有意思的事开始,逐渐找到自己的天赋和热情,投入全部,是这个时代的成功方式。
这个时代最好的玩法:就是找到热爱的领域,成为极限运动员,这是这个时代的通关法则。
所有的观点都是我一直寻寻觅觅的答案。
我似乎看到了年轻的古典老师,觉醒的早,一开始就读哲学,社会学,一开始就有了深度思考……
2023,目标更明确,寻找三圈交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