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溪,一村宛在画中央

作者: 一岚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18-11-25 14:08 被阅读63次

1

越中山谷间,一路田园风光如画。

绕行盆地山路之后,望见莲池盛开处,便抵达了嵩溪村落。

莲花水池一旁,石桥、清溪相伴,恰好夕阳余晖穿过山峦温和映射。

悠然、缓和的时光中,散步进入村落,过临水轩门,回望堂前,正好见“宛在中央”四字。

中国文化向来喜爱留白,给观摩者以无数的想象去填补空白与可能。

此处文辞间,留出的空间,是宛在画、诗、桃源或村民的心灵中央,不一而足。

但无论图画诗歌,拟或桃源心灵,在各自的想象世界中,都是最极致的美好。

宛在美好中央,正如眼前秀美村落里,鲜花簇拥的石屋、清流。

心灵越美,感知越美,想象越美。

2

以溪冠名的溪畔村落很多,但有着明暗相交溪流的村子却几乎未曾见过。

村落小道中行走,旧时石砌古宅一侧,沉于路下,溪流穿过屋下的石拱桥洞,潺潺流动。

将普通村居前的沟渠,转化为宽大的暗溪,嵩溪村民的创造力与格局无可比拟。

溪上建桥,桥上筑屋,从上游至下游,历数据说有七百多米的暗溪桥梁。

整个村落居于明溪一侧,暗溪之上,明暗清溪缠绕,石板古屋交错,连贯成最优雅舒适的一体。

于是,当地也便有了上好的风与水,继而逐步开启了繁华之路。

风,拂拭肌体;水,洗涤内里。好风好水,恰好可让每一个人的表与里,不留尘垢,归于洁净的自然。

最洁净的时候,是最舒适的时候,也更能愉悦并茁壮的成长。

古人所谓风水,正是自然与人的洁净、和谐而处。

风水顺,则人与事都干净,万物顺。

3

当地以石灰为盛,据说自宋代起便已有古人开采。

似乎与村落纯净有关,石灰石上也可见一斑,几乎全然不含杂质,烧化为石灰后,洁白,坚硬,为周边之最。

上千年的古村采石时光,在清末民国期间抵达鼎盛。各地客商纷至沓来,千担货物进,万担石灰出。

沉淀下来的,是那富饶的时光痕迹。铺绕全村的宽敞石板路,随处可见的古老大宅,如今风采依然。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人流物流信息流;凡是流通的节点,就是属于被时代宠幸的那一个。

而那个流通的关键节点位置,任何时候都不属于坐享其成。

嵩溪人顺势而为,因石开矿、建窑、修路、集市,种种汇集,成就了连接那个年代流通的中心。

而如今移动时代,信息物流飞速,连接的中心,能被快速宠幸,也能被快速遗忘。

谁都可以轻松成为网红,成为聚焦点,成为连接中心,但如何避免被下一个新的类似中心替代,是逃不过去的命题。

难得一时处在中心连接位置上,忘却自我,着力让脉络更四通八达,更舒展自如,才有更持续的活力。

4

中华文化,向来孝字为先。

嵩溪古村落里宗祠林立,徐氏、邵氏等宗族祠堂,寄托着后辈对祖辈的虔诚敬仰。

村落距离义乌不远,紧邻着孝门古村,秦孝子颜乌的故事自两汉时代便已自此流传四海。

乌鹊为之感动,衔土以助,当地以此命名,越中这片土地里,用数千年时光将孝文化深刻进血液基因中。

凡是情感,都源于记忆。最浓的情感,自然是哇哇落地孩提以来始终相依相伴的家人。

聚居的人们,家,是最为持久深刻的记忆;孝,也毋庸置疑成为了万千情感之首。

或许也有自小便启程流浪的民族,因相伴时间太短,可能把家人情感略微看淡了些。

但在中国,无论农耕、市井,家都在每个人的心灵里,都牢牢扮演着守护者角色。

若记忆蒙昧,人生也便早早失去了灵魂。

5

村落中偌大广场一侧,有修缮一新的四教堂。

四教两字,出自《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民众对教育重视的程度,可见一斑。虽然处处闲适之风,但丝毫不忘文教本色。

自古以来重教之风,让嵩溪满地文风兴盛。

清初便有嵩溪诗社,而后书画、诗文知名者代出不穷。

如今古村新兴,行走在整齐一致砌筑的石墙巷弄里,不时就遇见写生基地、咖啡馆、创意社等。

新时代的文创味,夹杂着村落的古韵,扑面向游人而来。

凡是新生与古朴相容以处,便是世间最美的风景。

有传承,有生长,万事万物越趋美好。

相关文章

  • 嵩溪,一村宛在画中央

    1 越中山谷间,一路田园风光如画。 绕行盆地山路之后,望见莲池盛开处,便抵达了嵩溪村落。 莲花水池一旁,石桥、清溪...

  • 醉美梯田四月天

    写在最前: 远山如黛,阡陌梯田。溯溪而上,宛在中央。 一场春雨,唤醒了山林深处的绿意盎然。 一缕清风,撩动了水偃画...

  • 宛在水中央——西溪

    在去西溪之前,一位去过的朋友跟我说,他们选择了“发现旅行”推荐的开元颐居•无远弗届酒店,因为酒店在西溪洪园...

  • 所谓伊人,宛在“橙”中央

    先贤留诗三万首,后人种橙百万亩,脐橙树下吟唐诗,果汁漫出宋代词,诗中有橙橙如画,赣南脐橙传天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

  • “牛人”宛在“水中央”

    熟知春秋历史的人都知道,春秋时期的齐国,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王之位,管仲与鲍叔牙分别辅佐两位公子。在阻击中,管仲...

  • 宛在网中央

    小时候,最喜欢《西游记》,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普度众生。取经之旅虽有千般难万般苦,但是当师...

  • 018|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傍晚的江城似乎沉在一幅画里。浩瀚的天际下,群山和夕阳遥遥对望。宛溪和句溪环抱着宣城,凤凰...

  • 浦江嵩溪行之一

    石头垒砌的村子 盛忠民 嵩溪村像个开明大度的老人,尽管历尽沧桑,依然面目慈祥让人温暖。 知道嵩溪之名,是在...

  • “嵩溪十景”与《嵩溪十景诗》

    “嵩溪十景”与《嵩溪十景诗》 邵继材 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嵩溪,位处浦江县东北三十余里的奇峰鸡冠岩麓。...

  • 遐思

    不远, 不近。 远到天边, 近至眼前。 不管远与近, 宛在画中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嵩溪,一村宛在画中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ep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