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是判断学习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指标;了解学生的迁移程度有助于教育工作者评估和改进他们的教学。当衡量学习的唯一标准就是识记具体传授的事实知识时,许多教学方法看起来是相同的。
当我们评估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问题和新情境的程度时,教学的差异就变得明显多了。
我们可以从各种层面来考查迁移,包括从一组概念到另外一组概念的迁移、从一门学科到另一门学科的迁移、从一个学年到另一学年的迁移,以及跨越不同学校间和不同校外日常活动间的迁移。
人们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取决于如下因素:
● 人们必须达到足以支撑迁移的初始学习的一个最低限度。这一观点显而易见 但又常常被人忽视,它可以导致人们对各种教学方法的效度做出错误的判断。 学习复杂的学科知识需要时间,对迁移的评价必须考虑最初的理解性学习所达到的程度。
● 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花在任务上”学习并不足以确保学习的有效性。实践和熟悉学科知识要花费时间,但最重要的是人们在学习时如何利用他们的时间。
● 比起记忆课文或课堂的信息来说,理解性学习更能促进迁移。许多课堂活动重记忆轻理解性学习。同样,许多课堂活动关注事实与细节,而忽视事件的原因 与结果这类更大的主题。如果考试只是测试识记方面,这些教学方法的缺点不会太明显,但是当测试学习的迁移能力时,理解性学习的优势就可能显现出来。
● 在多元情境而非单一情境中学到的知识更有利于灵活的迁移。当学习特定情 境的范例,信息便会“受制于情境”。当知识在多元情境中呈现时,人们更能汲取概念的相关特征,也更能灵活地表征适应面广的知识。
● 如果学生学会从练习中提取潜在的主题和原理,那么他们便可以根据时间、地点、原因和方法灵活地应用他们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理解知识应用的方式和 时间—这叫做应用的条件——它是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多元情境中学习尤其能够影响这种迁移。
● 学习的迁移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学习和迁移不应该用仅有的一次迁移测试来 进行评价。另一种方法是把评价放在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上,例如在一个新领域,学习速度加快了。通常,在人们有机会学习新领域后,正迁移的迹象才开始出现,然后迁移发生了,这显然表现在学习者以更快的速度掌握新信息的能力上。
● 所有的学习都包括来自以往经验的迁移。即使是最初的学习也包括基于以往 经验和先前知识的迁移。迁移不能简单归结为:在最初的学习发生后就会出 现或可能不出现的事情。例如,与一个特定的学习任务有关的知识不会自动地 被学习者激活,可能不会成为学习新信息的正迁移的一个来源。有效教师努力 支持正迁移,他们的方法是主动指出学生带到学习环境中的优势,依据这些优 势进行教学,从而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老师制定的学习目标之间建立联系的 桥梁。
●有时候人们带到新情境中的知识会阻碍后继的学习,因为它会把人的思维引向 错误的方向。例如,儿童日常的以数数为基础的算术知识使他们很难理解有理 数(分子的数目大于分母与分母的数目大于分子不是一回事);基于日常经验的 假设使学生们难以理解物理概念(他们认为一块石头比一片叶子下落得快,是 因为日常经验涉及到其他的变量,例如阻力,而它在物理学家研究的真空条件 下是不存在的)。在这些情境下,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改变他们原有的概念,而不是简单地把错误概念作为进一步理解的基础,或者不把新学习的材料与当前的理解联系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