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记录|| 迁移,让世界更加宽广辽阔

阅读记录|| 迁移,让世界更加宽广辽阔

作者: 殷德静 | 来源:发表于2020-04-13 23:45 被阅读0次

    迁移,让世界更加宽广辽阔

    一、认识迁移

    1、定义

    学习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

    简单地说,学习迁移就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

    2、举例

    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迁移现象。

    例如,掌握英语的人学起法语来就比较容易;会骑自行车的人比不会骑的人学开摩托车要容易一些;会拉二胡的人,再学习弹三弦、拉小提琴,也比较容易。

    此外,也可以看到一些与此相反的现象,如学汉语拼音对有些英语字母语音的学习常常发生干扰;习惯于右脚起跳的跳高技能对掌握用左脚起跳的撑杆跳高也有干扰作用。这些都是学习迁移现象。

    2、迁移的分类

    (1)从迁移的性质来分,可以分成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如学习数学有利于学习物理,学习珠算有利于心算,掌握平面几何有助于掌握立体几何等,懂得英语的人很容易掌握法语。

    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如掌握了汉语语法,在初学英语语法时,总是出现用汉语语法去套英语语法,从而影响了英语语法的掌握,在立体几何中搬用平面几何的“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的定理,则会对立体几何有关内容的学习产生干扰等。

    (2)从迁移的方向来分,迁移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在物理中学习了“平衡”概念,就会对以后学习化学平衡、生态平衡、经济平衡产生影响。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就是顺向迁移的例子。

    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如学习了微生物后对先前学习的动物、植物的概念会产生影响等。

    (3)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式来分,可以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

    如跳水的一些项目,弹跳、空翻、入水等基本动作是一样的,运动员在某些项目中将这些基本动作熟练掌握,那么在学习新的跳水项目时,就可以把这些基本动作加以不同的组合,很快形成新的动作技能。

    非特殊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去。

    如学生学习中获得的一些基本的运算技能、阅读技能可以运用到各种具体的数学或语文学习中。

    (4)根据迁移的层次,把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横向迁移也叫做水平迁移,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属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如通过加、减、乘法学习后获得的一些运算技能会促进除法运算学习等。

    纵向迁移也叫垂直迁移,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例如,小学生学习掌握了水果这一上位概念,要学习芒果这一下位概念,如果告诉学生芒果是一种水果,学生就很容易掌握芒果这一概念。这种迁移就是纵向迁移。

    (5)根据迁移的范围不同来分,可以分为自迁移、近迁移与远迁移。

    如果个体所学习的经验影响着相同情境中的任务操作,则属于自迁移。近迁移即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的学习情境比较相近的情境中。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学习情境极不相似的其他情境中时,即产生了远迁移。

    二、学习迁移,启迪英语教学

    1、重视前拥知识,才能把这些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

    (1)学生带着有关世界如何运作的前概念来到课堂。如果他们的初期理解没被卷入其中,那么他们也许不能掌握所教的新概念和信息,否则他们会为了考试的目的而学习它们,但仍会回到课堂之外的前概念。

    (2)以英语阅读课的词汇教学为例

    阅读课中词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反复出现,影响理解的主题性词汇,需要在阅读课一开始设置导入情境时处理,还有一部分需要以此教给学生猜词策略,还有一部分根据构词法能猜出的词汇不需要处理。

    (3)英语学习的循环性原则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书中,

    Nunan 指出按照语言习得的研究语言不是一次就可以掌握的,所以学习不是一个线行的发展过程。

    语言学习不是像搭积木一样是一个层层累积的过程。准确性不是从20%~40%,再到100%的稳定增长,反而有时会降低。

    语言学习更像是在花园里种花,有的开花了,有的凋谢了,所以他提出自然生态法。

    他认为一种语言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不断的复现,学生才能掌握。

    语言用法还要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中反复的出现,学习者才能体会到语言形式与不同语言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的情境中如何使用,这就需要有大量复现的机会。

    三、理性对待形式训练说,科学使用形式训练

    1、定义

    它假定人类大脑的许多区域代表了许多不同的官能。某些官能如果受到训练,就自动地强化了其他官能的作用。形式训练说具有积极意义,但也由于缺乏科学依据而受到怀疑和批判。

    2、简要介绍

    (1)人的心智是由许多不同的官能组成的,不同的功能活动相互配合就构成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训练肌肉一样通过练习增加力量(能力)。

    (2)根据这种理论,在学校教育中,传递知识远不如训练官能来的重要。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训练官能的材料,但在20世纪初以后,形式训练说不断遭到来自心理学实验结果的驳斥。

    (3)詹姆斯用记忆实验证明,记忆能力不受训练的影响,记忆的改善不在于记忆能力的改善,而在于记忆方法的改善。

    (4)桑代克通过实验发现,训练可以迁移到类似的学习活动中,不相似的学习活动之间却无迁移现象。

    (4)因此,形式训练说的假设缺乏足够的实验依据和现实依据,其对迁移的解释是从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的。

    3、详细解释

    (1)形式训练说源于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Woiff)所提出的官能心理学,把迁移看成是官能通过训练而得到改善来实现的,训练是提高心理官能能量的手段和方法。

    (2)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一种学习迁移理论,至今在欧美盛行了约200年。它是以官能心理学为依据,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由相应的官能所主宰,各种官能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例如,利用记忆官能进行回忆活动,利用思维官能从事思维活动,官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般的心理能力。

    (3)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要经过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能产生。对官能的训练就如同对肌肉的训练一样,而得到训练的官能又可以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即一种官能改进了,其他所有官能也会在无形中得以加强,如记忆官能增强以后,可以更好地学会和记住各种东西。

    (4)形式训练说认为,要发展和提高各种官能,除了“训练”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如感觉是越用越敏锐,记忆由记忆而增强,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则由推理和想象而长进,这些能力如果不用,不训练,便会变弱的。官能训练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因为内容是会忘掉的,其作用是暂时的,而只有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而达到的官能的发展才是永久的,才能迁移到其他的知识学习,会终生受用。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4、评价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重视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的迁移,强调对于有效的记忆方法、工作和学习的习惯以及一般的有效工作技术加以特殊训练,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心智”的各种官能是否可以分别训练使之提高,从而自动地迁移到一切活动中去?

    该学说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所以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怀疑和反对,早期的以及近现代的心理实验研究都对这一学说提出了挑战。

    所以《人是如何学习的》作者不认可。

    四、明晰妨碍学习迁移的因素,完善我们的日常教学

    1、初始学习

    如果初始学习不达到一定的水平,迁移是不会发生的,这是显而易见但又经常被人们忽略的事实。

    已有知识经验的准确性、稳定性、丰富性和组织性等,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面对新知识、新情境时对已有知识提取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影响到迁移的发生。

    2、理解与记忆

    迁移受理解性学习的程度的影响,而非仅靠记忆事实或墨守成规。

    3、学习时间

    培养出世界 级国际象棋大师需要经过50 000至100 000小时的训练才能达到专业知识水平。他 们需要具备大约50 000个熟悉的棋谱作为知识基础,才能对每一步棋作出选择 。

    这些时间大部分要用来培养模 式识别技能以及对未来结果进行预测的知识,这些技能可以促进有意义的信息模式流 畅确认(见第二章)。

    在所有的学习领域中,专业知识的发展与时间的主要投入密切相 关,学习材料所用的时间大至与被学材料的数量成正比,尽管许多人认为“天赋”在一个人成为某一领域专家方面。

    4、超过“任务所规定的时间”

    不同的使用时间方法所产生的学习和迁移效果是不一样的。人们已知道了许 多影响学习的变量。

    例如,当人们从事“审慎的训练”,包括对学生经验的主动监控时,学习 效果最佳。

    监控涉及到试图寻找和利用与个人进步有关的反馈。反 馈一直被看成,但不应该把它看做单维的概念。

    5、学习动机

    动机影响到人们愿意投入学习的时间。人具有发展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动机,正如怀特(White, 1959)所述,他们具备“能力动机”。

    尽管外部的奖赏和惩罚也对行为产 生明显的影响,人们还是比较关注内在缘由。

    6、学习情境的相似也有利于迁移。如学习的场所、环境的布置等方面的相似,有利于学生利用有关线索促进迁移的发生。

    7、学习材料的性质。两种学习材料具有相同或相似成分,有利于迁移;学习材料具有良好组织结构,有利于迁移的发生。

    8、问题的表征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更高的抽象层面上表征问题,也可以提高迁移能力。

    9、学习与迁移条件的关系

    迁移体现了学习内容和测试内容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许多理论表明,迁移量是 原来学习领域和新领域之间重叠部分的函数。对重叠部分的测量需要一套理论,即知 识是如何表征的以及如何形成跨领域概念对应的理论。

    10、元认知

    帮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学习者角色(积极监控其学习策略和资源,评估具体测试和表现的准备程度),这种方法能够促进迁移。

    五、多种方法,增强学习迁移的效果

    1、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为知识迁移的发生提供条件

    因为学生带着有关世界如何运作的前概念来到课堂,而且已有知识经验的准确性、稳定性、丰富性和组织性等,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面对新知识、新情境时对已有知识提取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影响到迁移的发生。

    《任务型语言教学》一书中,Nunan 提出了任务相依性原则:

    学习单元中任务的设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并形成有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以及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

    任务犹如阶梯,相互依存,步步升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每一项任务逐步发展是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

    在设计任务时不仅应由易到难,还应从接受性任务到表达性任务,如听和读的任务应该先于写和说的任务,要求学生说的可以基于前面听的,而后面写的可以给予前面读的,就是从接受性到表达性原则。

    比如,在我们本学期学习的《构建初中英语理想课堂》中,王辉霞老师给我讲授的预习单,就是让我们能够快速了解学生的课堂基础,便于我们进行下一段的教学。

    2、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

    (1)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提到的真实性原则中,Numan提出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原则之一是,言语,情境真实性原则。

    他所说的真实是指实际生活中的真实交际时,人们使用语言的情况,在真实交际时,人们会说出不完整的句子,会犹豫,停顿,思考,重复,甚至是语法上不正确的句子。

    而一切为了语言教学目的而编辑的教材中的语言都是不真实的。而它并不是说教材中的材料都不可用,也不是要求教材中的语言材料都必须与生活中的语言完全一致。

    他只是提醒教师,一旦真实的语言写进教材就不真实了,而学习者却需要尽可能的接触,各种真实的语言材料和真实的语境。

    (2)言语情境真实性原则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所教语言的材料要尽可能真实,另一个方面是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习者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要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的真实或者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

    (3)总结

    学习者既需要正式的经过修饰的语言范例,也需要借助实际生活中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

    当学生脱离课本进行实际的交际活动时,他们才有可能发展听懂和表达这样真实语言的能力。

    有些课堂语言活动可能不是学生今后一定要在生活中用到的,但是这些模拟实际生活的语言行为,有助于发展语言运用的能力。

    (2)我的体会

    在以往上英语课时。不教语法心里不踏实,教了语法又感觉没有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所以经常就在教语法与不教语法之间,左右为难。读了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后,我明白了:教语法与听说读写是不矛盾的,可以同时兼顾的。

    按照我们构建理想课堂的课程,讲师设计的理想课堂的框架,我们在第一步进行Free talk,就是让学生利用真实的情境,真实的语言材料进行说的训练,而其他同学在进行听的训练。因为聆听比言说更重要。

    另外我们设计预习单集中体现了语法知识的学习。同时也体现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同学对话的过程。

    关于真实性原则,我们要尽可能多的创始与学生生活实际打通的语言环境。而不是像陈晓棠教授所说的,脱离文本的说出来,上句就知道下句的答案的对话。

    3、保证学习时间

    比如体育类的技能学习。像乔丹等诸多篮球明星,他们平常在做篮球就是把具体的内容分解成各个小细节来进行训练,甚至是运球等动作都会进一步的拆分成更细的训练环节。每天都对这些训练细节进行反复的重复训练。乔丹平均每天投篮754次,最高达到过1600多次,最少也达到220次。

    分解练习的运用其实是非常普遍的。《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一书,就是专门为了说明这个分解练习的内容的。其中提到了学习有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其实质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念也是一致的。

    4、提升学生的表征能力,让迁移顺利发生

    《刻意练习》第三章这样表述: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刻意练习包括创建心理表征,只有这样,身体技能引起心理变化。

    5、将元认知的教学与基于学科的学习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并发展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1)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化解目标,帮助学生成功,及时鼓励表扬;

    (2)传授学习策略:传授一般性策略(分解学习目标、管理学习时间、理解学习内容、调控学习时的情绪等)和具体策略(笔记、复述、列提纲、作小结

    画思维导图等),提供范例;

    (3)指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记录。比如记录自己尚没有完成的学习目标、未能按时完全作业的次数、常做错的习题、好的解题方法等

    (4)教会学生利用社会性的和物质性的资源:如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从网络或其他资料査询信息。

    6、增强理解和记忆的作用,帮助学生

    帮助学生掌握语音规则,打牢学生记忆单词的基础。

    提高瞬间记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信心。

    使用多种媒体,引导学生多种感官感知,加强记忆力。

    通过归纳比较,前后建议,将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

    参考文献

    【1】约翰。D布兰恩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

    (M),201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安德斯埃里克森罗伯特。普尔《刻意练习》

    (M),2016,机械工业出版社

    【3】百度百科搜索

                              2020年4月12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记录|| 迁移,让世界更加宽广辽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ha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