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刷到过一个读书博主,提问:“为什么总有读者不远千里跑去乌镇只为一睹木心真容,却很少听说哪个读者专程跑去看莫言的?”翻了下回复,有一条深得我心:因为木心帅啊!只能说,在万丈红尘中找个思维同频的人也不难嘛。
木心确实帅。我在网上找到的木心的照片,大多是黑白的。宁静的底色,冷峻的眼神,圆顶礼帽、长款大衣、烟斗、衬衫……如同隔着旧时光的滤镜,照片里的男人,披一身儒雅、疏离和从容,真正是“男神”的最佳模板了。
木心的小说和散文,我很不喜欢。那种琐碎、纤细、沉郁、清冷的文风,像江南漫长的雨季一样让我避之唯恐不及。令我一见倾心、再见钟情的是木心的文学评论、回忆录和诗集。
似乎木心总能用最云淡风轻、漫不经心的调子把复杂隐秘的东西(道理、心情、人性、观念等)说得灵动、清新、悠远且力透纸背、一针见血。此类例子比比皆是。如:
给我的自由愈多,我用的自由愈少
唐诗下酒,宋词伴茶
智慧是剑锋,才华是剑气,品德是剑柄
长文显气度,短句见骨子,不长不短造风韵
惊世骇俗,就是在媚俗
如果你真能领会红宝石蓝宝石的意思你就不会堕落
如果说以上节选体现了木心严肃和学术的一面,那他接下来的这些吐嘈,真的是幽默率性到非常可爱了,他说:
春秋佳日,游客如蝗
孩子们在玩耍,健美机敏的那个是王
音乐波路壮阔,音乐家旅途贫辛
滋味最浓的胜,是反败为胜的胜
祝我的仇人们健康长寿,硬硬朗朗地看我逐步成功,登上顶峰
绝交养气,失恋养志
除开这些,我还喜欢的木心文字里不经意流露出的近乎苦修的自律和自重,令人肃然起敬。比如:
才华十倍于你,功力百倍于你。我爱你!
世界乱,书桌不乱
思想可有可无,感觉却是生命
艺术家凭什么创作?狮虎在黑夜中眼睛发亮
艺术是无对象的慈悲
在文字功夫上,又要不拘小节,又要注重细节
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
史学使人清醒,哲学使人坚定
以上摘录,大多出自木心诗集《云雀叫了一整天》。还有一件小事儿,我忘记他写在哪本书里了,大意是说,一个人若是每天清早起身,连铺床叠被这么简单的功德都做不好,也就别奢谈其它修为了。寥寥数语,说得人好生惭愧。因为他说的小功德,我这辈子就没坚持做好过。所以,小事见品行,木心的精致、清爽和风雅,原来是刻在骨子里的体面和讲究。
今日春和景明,东风送暖,我想此时的乌镇肯定美得跟幅画儿似的。木心先生如果健在就好了,他那么潇洒俊朗、卓尔不凡,石桥畔,花树下,柳岸边,他在哪儿,哪儿就是风景。
想到他幼年锦衣玉食,少年春风得意,青春才华横溢,后来却含冤入狱,家破人亡,再后来去国离乡,颠沛流离几十年,潦倒孤寂失落几乎贯穿其半生岁月。
他说,“再好的旅馆也只可小憩不堪深眠”,“文学是一字一字地救出自己,书法是一笔一笔地救出自己”,读者读到的是诗句,作者写的其实是生活。
木心功成名就荣归故里时,乌镇依然温婉多情,只是清丽宁静不似当初,喧嚷、嘈杂,过度的商业开发,让其繁华,也让其俗艳。当此之时,若有“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木心先生是悲从中来感慨万千,还是一笑作春風,我是不得而知了。
木心曾说,人的所有堕落都是自甘堕落。回望我“闺中怨妇”般度过的前半生——把每个挫折都成功转化为抱怨,每个挑战都视为不可逾越的障碍,既不肯用心经营日常生活之琐碎,又学不会职场女强人的杀伐果决和精明强干。高不成,低不就,恍恍惚惚间半生岁月呼啸而过,徒留一地鸡毛。
有人历经千帆,携一身风霜,眼里依然盛满璀璨星光。苦难、厄运和逝去的年华,成为他生命中小小的注脚。他把人生活成了诗歌、散文和艺术品。
我崇拜这种人胜过世间所有。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所以,从今天起,像木心那样认真生活吧,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