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宁课后对我沮丧地说,上课班级非常吵,嗓子喊哑了,还在聊天。
我回复,恭喜,难点即成长点。下午第一节课好好回顾下这堂课过程中可改进的地方。
小姑娘很认真,第三节课将课后反思发给我——
上午第二节课,我进行了首次独立带班上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环节一:带队
首先带队问题,由于教室不同,带队路程会占用一些时间,今天上课铃响了才开始集合,导致抵达音乐教室安静坐下的时候已经浪费了八分钟的课堂时间,严重影响上课进度,下次我应该在上课前五分钟抵达教室提醒同学们准备排队,尽量缩短浪费的时间。
(带队费时间确实是一个问题,这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首先排队习惯养成要重视,其次不足40分钟的课要高效。)
环节二:发声练习
进入教室之后大部分同学表现良好,会跟着进教室音乐拍打节奏,几位同学还会帮助管理纪律,我依次对他们分发了奖卡。
课程开始之前我们进行了唱音阶训练,3班小朋友整体音准不错,结尾双声部音分明,移调训练也都能很准确的跟上钢伴。
练习第二条音阶时第一次同学们的气口不统一,唱的较乱,我为他们演示一遍强调换气记号,第二遍练习非常成功。
(教师上课认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学生的能力就这样慢慢被培养出来了。)
环节三:课堂导入
这一环节今天所用的时间较多,由于这节课小朋友的纪律较乱,好几次停下来强调纪律,所以当这一环节走完的时候课程已经接近一半了,我认为下次上课应该根据课堂情况适时调整,纪律好的班级可以按流程走,需要时间提醒的班级应把导入这一环节内容简化,更快进入课程主题。
(反思促成长。教案是预设,实际上课要根据每个班的情况来微调,宗旨——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不带思考的做,只是机械化的重复,没有进步可言。反思型的教师就是负责的教师。)
环节四:初步感知
我认为今天上课做的比较好的一点是在感受节奏的过程中充分面向了全体学生,首先我击打节奏请同学们猜图片,第二遍击打后请同学们模仿,第三遍让同学们自己打节奏,后面重复上述手段,这个时候发现当我击打“摔跤”节奏型的时候,第一遍全班会习惯性的安静聆听我的节奏,第二遍有部分同学跟着打,第三遍全班会整齐的一起击打。
这些的最后我公布他们猜图片的答案,并提问为什么,给出的答案很正确。我随机抽查几位同学念打节奏也都完成的很好,可见对于节奏已经有了基本的掌握。
(学生的注意力是宝,当集体专注学,流程就很顺利,目标能达成。所以,时刻盯着几乎所有学生的眼睛,时刻提醒,时刻想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我们课前充分设计好,课上坚持多关注学生。人就是这样,被关注多了,自然会回应相同的关注。个别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除外。这样的孩子其实给他们更多的关注,也会有回应,只是教师会比较辛苦。辛苦,就是负责任的态度。辛苦之后看到他们的变化就是一种幸福。)
环节五:学唱歌曲
今天我采用的是接唱手段,我唱第一句同学们接下一句,随后交换顺序,全曲唱了三遍之后挑出难句重点练习,例如:美在眼里喜在心,这句大家速度会偏慢,我将它单独拎出来强调小附点节奏和一字一音的唱法,同学们也成功顺下来了。
由于前期时间掌控不足,学唱歌曲环节只剩十分钟左右,我便把二分音符的长音听辨与歌唱结合起来,在每一遍唱歌的时候请同学们找出长音,并作出拉长手势。
(课中及时调整手段,说明老师牢记环节目标,如果效果良好,说明当即做的判断非常正确。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你专心栽培,必定会看到学生的进步。)
总结
本节课我的最大弊端在于没有掌学控好时间布局,带队及导入环节较冗长,导致学唱歌曲的时间很紧张,下次要注意根据内容重要性将上课时间合理分配。
结合文字和面对面的交流,最后提出——
第一,课堂中及时反思做出调整,顺序、内容增减、手段更改等等。教育就是服务,为学生成长而服务,不是按部就班完成流程,完成任务。
第二,要给孩子种下一粒种子——课堂上每个人只为自己负责,课堂纪律管理是老师是课代表负责。这个班级的孩子很喜欢听到别人说话就大叫“安静了”,然后这样的叫声此起彼伏充斥整个课堂,老师都没法继续说话,好心办坏事。低段孩子本就喜欢遇事告状,对个人价值体现非常纯真地一再表现。为了课堂该有的秩序,我们强调,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课堂自然安静,忘乎所以的小朋友也会跟着安静下来。
第三,对学生的评价,有单个的,也可以有集体的。黑板上的班级竞赛可以充分运用起来。是培养集体荣誉感的好时机,让每个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将影响班级的形象,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给班级带来正向或者负向的影响。
这个3班可谓全年级最活跃的班级,外向调皮的孩子很多,他们表达情感很热烈,非常喜欢音乐课。接手一年后,这学期课堂纪律改观很大,上课专注力越来越好,前一次听课的班级就是这个班。不同老师上课,他们的状态会变,这也正常。只要让他们知道,老师不会在课堂上“放水”,老师对他们的学习有要求,学生就不会忘乎所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