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
沿着川藏线一路向西,游玩的心思倒一点点消退。骑耗牛要钱,停车要钱,不管干什么都要钱。“这里不只是宰熟客吗,生客都宰……”我无奈地摇头,眼见妈妈又开进一个村落。
“咚咚——”车窗被敲响,我摇下窗,一个小麦色皮肤的女孩露着灿烂的笑颜,像阳光一样耀眼,“要买盐吗?我们这里是芒康县的盐井村,产盐的,品质可好了!”
我无语凝视,最终只得叹了口气:“问问我妈吧。”可能是女孩的笑容太阳光,可能是因为她一次次拦车,用不好的普通话与我们艰难交流周旋卖盐的勇气和毅力,妈妈竟一下子买了4大袋盐。姑娘受宠若惊地眨眨眼睛,随即兴高采烈地邀情我们去她家吃饭,因买了盐,停车就不要钱了。
进了她家,华美的装修让我愕然,如进了敦煌藏经洞般神秘而优美,我不禁想:这是接了多少个旅客建造出的呢?可看着眼前的女孩们和阿妈纯粹眼神,让我突然没来由地为刚才的想法感到抱歉。
桌子上的网罩被掀开,陌生的各式各样的菜映入眼帘,我不知所措地看了妈妈一眼,对面女孩们期待的眼神我不知如何回应。女孩们的阿妈突然默默地起身,过了一会儿我才知道,她是怕我们吃不惯,特意到厨房里又做了几个菜。
看着端来的一口就能吃完的面条我有些犹豫,女孩却十分兴奋:“阿妈,今天吃加加面吗?我们过节的时候才吃一次唉!”说完,热情地给我加面,我的碗中吃了还有,吃了还有,从未空过。再看看女孩的碗,吃了那一口后,就不曾加过,她们只是热情地将面加到我碗里:“吃,吃,多着呢,这是我们这里的特色——加加面,又好吃又好玩,你一定会喜欢。”尴尬和误解在温情中化解,不管多么寒冷的西藏,都将化作温情的河,浸润洗涤我抱怨的心。
临别前,阿妈到盐井里刮盐。我有些害怕,问女孩:“不是已经买过盐了吗?怎么还要买?”她只是笑,笑声如鸟雀般轻快,如清风过檐曳风铃,叮叮咚咚,阳光刺破阴翳的天穹,微光洒向大地,普渡众生。
“这是桃花盐,比普通卖的盐好,你们江南没有卖的,送给你们两包,带回去吃。”阿妈殷切地说。随着车的离开,她们像之前敲开车窗般追着车跑,向我们喊:“扎西德勒!”
我不知道两袋桃花盐多少钱,她们知道。但有些帐算得清,有些帐算不清。在利益、金钱至上的时代,这些算不清的帐,如缕缕微光,刺破黑暗,也能温暖和抚慰人心,我愿称之为——热情。
“扎西德勒”,原是祝福的意思。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礼物。
文二
青山闭,暮色合,一座粉堵黛瓦的江南小镇中,野芳幽香,雾气氤氲。偶然间,一道微光冲破迷雾,初次与它邂逅——绘瓷。
何为绘瓷?顾名思义,绘瓷便是在还未烧制的瓷器上施加绘画,待到烧制完毕,便成了瓷器。绘筑是项手艺活,细微的鼓笔便会导致烧制出的瓷器颜色不坎,练习成为瓷的第一步。韧绘瓷,心中胸有成竹,认为这无非就是小菜一碟。怀格着这份自信,我提起笔在墨中轻点,在瓷胚上缓缓落笔。一点一提,墨色均称;一笔一划,错落有致,伴随着青筋与骨结有规律地浮动,画面办在逐步完善。不久,便已初具邹形,可过分的包信造成了我的疏思,最后提笔时,一滴墨汁缓缓淌下,前功尽弃。我暗中咬了咬牙,恨自己不争气,可事到如今也只好重这一次,我不敢有丝毫大意,精所神高度集中,手指紧靠笔研,所有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