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的作者是陈海贤,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中国临床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得到APP《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陈海贤•亲密关系30讲》主讲人。
有的人生赢家,不过是生而幸运。而更多的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努力让自己一天天变得更好的结果。这样的成长,堪称了不起。你要走多少路,才能成就你的了不起?
作者从行为的改变、思维的进化、关系的发展、走出人生瓶颈期、绘制人生地图五个方面,讲述了我们终其一生会遇到的种种问题,并且提供了系统的解决办法。
【核心观点】
1-1.开启行为的改变。真正的心理舒适区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定方式。只有改变应对方式,才是真正走出了心理舒适区。
应对方式有两层含义:一是行为上对具体事情的反应。比如,遇到危险时,选择战斗,还是逃跑? 遇到困难时,选择解决问题,还是拖延?二是内心情绪上的应对。比如,孩子看见狮子时感到害怕,A小孩哭着说“妈妈我要回家”;B小孩一言不发,但是腿在发抖;C小孩看了一会后,问妈妈“我能冲它吐唾沫吗?”其实,三个孩子都怕,但他们应对害怕情绪的方式不一样,这就是应对方式的不同。
1-2.实现行为改变的四个原则:检验人生假设、小步子原理、培训“环境场”、情感触动。
关于检验人生假设,作者提供了一个方法:心理免疫的X光片。X光片分四栏:一是我们希望达成的行为。二是我们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三是思考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含的好处。四是得出心里的那个重大假设。
关于小步子原则,核心是让你专注到当下能做的事情上。至于这个事情能不能带来想要的结果,这不是你能控制的,因此,也不需要你去关注。
关于培训“环境场”,重点在于让新行为变成新习惯。所谓“场”,就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所谓“培训环境场”,就是创造一个“场”来激发新的特定行为。
关于情感触动,想要改变的背后,究竟是你对自己的厌恶,还是爱和期待?只有后一种情感才是能够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
2.推动思维的改变。我们常常会采用三种防御型的心智模式: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绝对化思维。想要推动思维的改变,就要从消极的防御型心智模式走出来,用三种方法来发展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式。一是目标导向的创造性思维。二是思考行动的控制的两分法。三是直面现实的近的思维。
作者说,有两种产生张力的思维结构:创造性的思维结构、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但只有前者才能产生持续的张力,而后者是没有持续性的。
作者对控制的两分法也做了解释:“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前半句的意思是专注精进,后半句的意思是顺其自然。只有把这两句话结合起来,才是既保持积极上进、又保持内心平和的方法。
作者说,“所谓近的思维,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流动的,在特定的情境里,会不断发生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绝对化思维都是远的思维方式。僵固型思维不看重现在正在做的事、我们付出的努力,而是评价我们这个人怎么样,聪明不聪明;应该思维只执著于头脑中原有的规则,用社会规则、他人期待或文化习俗来框定人,则不关注个人的感受和意愿;绝对化思维把一件现在发生的事,用永久化、普遍化和人格化的方式来概括、推演。正因为这些思维与现实的情境无关,所以很难带来改变。
作者进一步解释说,要掌握近的思维方式的三条原则:一是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二是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三是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3.发展关系中的自我。作者认为,关系中的自我有四个层次:一是自我存在于关系中。二是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是不同的。三是决定我们行为的是我们所处的关系,而不是我们的个性。四是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我们思考问题的维度会发生重大转化。
在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角色就像一个拼图,是他们把彼此塑造成现在的样子,共同完成系统这个大拼图。系统里所谓的角色好坏,都是相互造就的。
4.走出人生的瓶颈。如果在一个环境或一段关系中,你经常感到疲惫、沮丧、甚至绝望,那也许就是需要转变的信号。转变的本质,不是外在的新旧更替,而是内在自我的重构。真实的自我,是我们在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很多可能的自我,如果某个可能自我在现实中是适应的,它就会逐渐成长起来,变成真实的自我。
5.控制人生的地图。青春期最重要的任务是寻找身份认同;成年早期要学会如何建立亲密关系与职业认同;中年期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应对中年危机,害怕衰老是这个阶段的发展障碍,除了身体机能的衰退,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可能性的丧失;老年期面对人生的最后课题是整合,回顾自己的人生并找出一种意义来源。
【读书感悟】
作者在“发展关系中的自我”这一部分,探讨了五种关系模型。
一是不安全的依恋:爱为何会变成牢笼?
二是关系的三角化:痛苦的“夹心人”。
三是都是你的错:我们为何互相指责?
四是都是我的错:我们为何会自责?
五是关系的纠缠:亲密关系如何伤害人?
在探讨过程中,作者加以大量事例和感受的描述,让我时不时想起了武志红的《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巨婴国》等心理著作中的那些故事和观点。
这些人际关系烦恼的主要根源来自何处?主要根源在于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
如何解决这些关系问题?作者用了四个字——“课题分离”。课题分离,这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尔费雷德•阿德勒提出的理论。大意是: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课题做好,而你只负责把你的课题做好;至于判断一件事是谁的课题,有一个简单的准则: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谁承担直接后果,那就该谁负责。
我很认同作者说的这句话:“什么样的关系最有利于自我发展?一种自主的、有选择的、能对自我负责的关系。”
【写在最后】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写这本书,他吸收了行为科学、认知疗法、家庭治疗、积极心理学、精神分析和成人发展诸多心理学理论,并且将这些理论思想和他自己的心理咨询经验做了整合和应用,然后呈现出来。在此,我记下的更多的是概念性的、结论性的文字,它抽象而概括。而在阅读的过程中,让我会心一笑或感叹良久的,往往是那些事例,以及作者对这些事例的具体解读。那些文字生动而鲜活,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有一种代入感:我是这样的吗?接下来,我该怎么做?......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虽然走得很慢,甚至常有反复,但在前行的路上,我相信自己终将成长为那个了不起的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