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炳仁要在凌晨六点多上学
昨晚儿子就叮嘱我了,他说:妈妈,你明天五点钟起床的时候要叫我,我要五点钟上学。
晕!我说五点钟天都没亮,不能去那么早的。
炳仁说,早段时间经常迟到,我不想再迟到了!我宁愿早早去学校等开门,也不要迟到。
我也同意并支持炳仁的想法。只是五点出门那肯定不行。
结果,炳仁六点十五分就醒了,他自己穿好了衣服、鞋子,便催着我送他去上学。
我手上有事情在进行中。我说要稍等一下。
刚好会哥回来了。后来我们便一起送孩子上学。
二十分钟的车程,六点五十五分,我们就到了孩子的幼儿园——当然,这个时间点,连老师都还没上班。我们三个人等候在外面,我心里有点不爽,觉得孩子浪费了我宝贵的写作时间。
会哥倒是能理解孩子,说我平时送孩子上学太迟,让他总迟到,孩子现在也是积极要求进步。
我反省了自己,有两个原因导致儿子上学迟到:一是下午接孩子放学回家后,我晚上的时间不是上网课就是进入写作状态,没能在九点左右陪孩子睡觉,所以炳仁睡觉时间太晚。二是心疼孩子睡得晚,不忍心叫他早起床,有时是自己在写作的状态中,不想断了思路,所以写完了文章才叫孩子起床。
孩子问题的起源在于我。我也向会哥检讨了自己。但会哥在这件事上很慎重,他还想再“教育”我时,我说,你如果对我不放心,你可以先送了孩子上学再去上班……
明知这是不可为的呀。目前家里的情况,儿子每天上学都只能是我送,我的话堵住了会哥的嘴。但是,我也认同会哥的一个意思:孩子不管晚上几点睡,早上该起床时要起。
好吧,这事是我错了,我决心要改变自己,不耽误孩子上学了。
2.“你要煎两个鸡蛋?”
我们送了孩子上学,便去整理了一套房子:租期到了,刚刚收房回来——而为了孩子的读书需要,我们打算住到那里去。所以要整理一下。干活之前要先吃早餐。
小区很成熟。也挺热闹的。但毕竟我们没有住在那里,所以也不熟悉哪家早餐好吃。
我们途径一家“贵州牛肉粉店”,看着环境还好,但一个顾客都没有,我们也不敢进去吃。根据经验,顾客多的小吃店,东西才可能好吃。所以在我们往前看到了一个店,里面有不少人在吃粉吃粥时,我们便进去了。
老板是个男的,就在厨房的窗口处,专门负责把食物传递出来。我看了看招牌,点了一碗牛腩粉,会哥点了海鲜粉,但没有,他又点了“猪杂粉”。搞笑的是,会哥问人家老板:你家的猪杂是新鲜的吗?老板没听清楚,问会哥在说什么?会哥又重复了一遍:会哥是深沉的男人,这类人说话时其关键词往往是重音不明确的,总是给人有点含混不清的感觉,这老板显然没听清楚,他说:“你是要煎两个鸡蛋?”会哥忙摆摆手,我在旁边差点笑岔了,我说“不要再问了”——这不明摆着是个愚蠢的问题吗?看来会哥曾遇到过不新鲜的“猪杂粉”。
但是,会哥的问话跟老板的答话相差甚远啊!为什么老板会问“你要煎两个鸡蛋?”老板挺友善的,他看着我们,也善意地笑了笑。
后来我们听到后面陆续来的顾客,凡是吃粥的人,不管是白粥,还是玉米粥,一般都要煎两个鸡蛋——我恍然大悟!知道老板是“思维定势”,因为顾客提出问题,基本上都是叫“煎两个鸡蛋”。
呵呵,这是“两个鸡蛋”店。
3.我的手又磨出了泡
今天三姐给我带了一些菜心和薯菜给我种,小小的菜地,一把小锄头足矣。
我蹲着锄地,结果大屁股一不小心压到了芥菜,芥菜“嚓”的一声便断了一大片叶子,我干脆摘了芥菜。又是收获了一大把芥菜——这是第三次摘菜了,绿油油,嫩生生的,这些菜的模样,对得起那些农家肥!
地也很快锄好了,只是,我右手的无名指上,磨出了两个泡泡,而手指根处,茧子厚厚的——或许,这些就是我热爱生活的明证……
想起了曾是中央电视台名主持人毕老爷,退休之后回到老家的县城,过起了像农民一样的生活:种菜、用三轮车拉货、编织手工……
其实,这才是最接地气的生活:只有土地,才能让人滋生出淳朴。只有土地,才能让人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生活。没有经过任何土地劳作的人,都实在不足以论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