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确定性的根源就在于:你在并且我在!这是马丁.布伯的一句话,这句话谈到马丁.布伯的哲学观核心——一个人只有在关系中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雅格比也说,没有你我是不可能的。这两句话相信无数人都深有体会,当某一瞬间觉得世界上无牵挂时,自己就会生出死亡的念头,甚至冲动来。
为什么一个重要关系的结束对一个人的打击会那么剧烈,因为没有谁能够彻底独立存在。也许是上帝知道,一个关系承受不住一个人的生命重量,于是,每一个新生命,一开始便处于两个关系之中:他和他的妈妈的关系,她和他 爸爸的关系必须看到一个事实是这天然是一个三角关系尽管无数歌曲,小说,电影中的爱情都是两个人的,但从物理学和几何学上讲,两个人组成的关系只是一条线,脆弱不平衡,相反一个三角关系才容易是平衡的,稳定的,所以最好有孩子这个爱的结晶,否则夫妻关系便是不平衡的,三角关系中的一角不不必非得是人,也可以是事业或其他事物男人很容易有一个共同的第三者,事业和爱好,当他们故意投入的做这些事情时,他们的爱人会吃醋,就像吃别的女人的醋一样而女人也有她的第三者——孩子。女人差不多会把80%的精力投放到孩子的身上,这也是多数家庭的共同特点,男人的第三事业是事业,女人的第三事业是孩子,这样每个人都处于三角关系中,家庭因而变得比较稳定。有智慧的女子知道老公最好要有一个嗜好,要么是事业,要么是其他的嗜好。嗜好是稳定的第三者。
我杀死了一个23岁
女孩菲菲是在课程中遇到的同学,他来上这个课程是因为面临着一个巨大的 难题,离婚还是不离婚。她的几次恋爱和这次婚姻都有一个特点,都是在相处两年半的时候结束的。此外也知道她两岁半时爸爸和妈妈离婚,而她跟爸爸。这显然是一种轮回是他自己在潜意识的驱使下不断重复两岁半时 被妈妈抛弃的痛苦经历。我明确告诉他,这是他的潜意识主动追求的结果。在做治疗时他做了一个梦而梦醒后他没有动弹而是保持刚醒来的姿势不动然后让梦中的这些情节一个个的在脑海中进行自由联想。
他明白了这个梦的含义,关键是23岁的女孩的那个情节,23岁堪称他生命中最靓丽的时刻,典型事件是他在学校的一次活动中被评为校花,结婚后他觉得他的漂亮和风采会给公造成压力,于是他努力收敛起自己的活力,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不买漂亮衣服,甚至有时故意把自己打扮的投一些所以婚后他的风采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为什么会故意压制自己的风采呢?是因为他认为他如果太漂亮,丈夫会有压力,她会觉得配不上他,会担心他蜂蜂引蝶,不过在这次自我解梦中,他通过自由联想明白这种想法的表面原因是他认为这是丈夫的需要但实他由来已久并最初是在他的原生家庭中形成的。因为她的妈妈是个美女,她妈妈和爸爸离婚菲菲下意识的分析 是因为妈妈太漂亮了,爸爸不放心他,因而起了很多纠结,最终导致离婚se不仅如此,爸爸也特别不喜欢菲菲把自己打扮的很漂亮,爸爸这样做,表面上的理由是女孩子这么做是虚荣和轻浮的,但飞飞潜意中的认识是爸爸和他相依为命很害怕太受欢迎而远离自己,菲菲作为女儿,她和其他女孩儿一样愿意向爸爸表达忠诚,所以无形中一直压抑自己的风采。
菲菲之所以压制自己的风采,是因为她将这两点视为不可并存的矛盾,她相信你从现在可以学习,一边找回那个23岁女孩的风采,一边又让自己和丈夫相信爱的忠诚。通过这个梦她愈加明白她原来之所以如此强迫的要和丈夫离婚, 一个重要原因是推卸自毁的责任,而一旦将这个责任承担到自己身上,离婚一事似乎就不是那么迫切了。
忠实男友屡有新欢
分手背后的心理轨迹:那些等着对方提出分手的人,内心的安全感相对比较高,他们虽然也不想自己被伤害,但相对于伤害别人,他们宁愿被伤害。必须强调,其实在很多情景下等着对方提分手的人,并不比抢着提分手的人更有良心,更懂得爱,相反等着对方提分手的人,从另一方来说,其实是不想承担做坏人的恶名和责任。
两种心态的人让我们不愿提分手:一种是赌徒心理,一种是自恋心理
真爱需要决心,勇气和真正的责任感。懂得真爱的人,要为对方负责,但同样需要对自己负责。那些一味在恋爱中扮演永远不会错的人,其实恰恰是不懂得真爱的人。真正的善良就是尊重自己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