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 苏霞)
——读“烦人的编辑”
原文摘录:
习作时,应该将创作者和编辑,亦即内部检察员分开来。这很重要,因为如此一来,创作者才能享有呼吸、探索和表达的自由空间。
把“你很乏味”当成远处微风吹动洗好的白衣服所发出的啪啪声。衣服终究会晒干,远方的某个人,会把它们叠好并收进屋里。
个人感悟:
我没有接触过编辑,不太了解编辑的工作。但是,自己在自由书写时,会时不时的冒出一些念头,比如“写得什么啊,不是正规的文章格式。条理不清晰。标准符号用的也不对。日记不像日记,散文不像散文。”
这样的念头会限制我的表达。就像是有个人在提醒我“你写的乱七八糟,根本没人看。”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种声音便少了,即使偶尔出现这种念头,也不会管他了。只沉浸在自己用文字表达的自由里。
——读明尼苏达州埃尔克顿,不论眼前是什么。
原文摘录:
写作时,你可以无所不知;你可以身在此处,却对纽约的马路知之甚明;你可以把其他生命的一部分纳入自身:“我是乌鸦之翼,远走他方,不会归来。”
我试着活在当下,无所畏惧,开放心灵,当下的状态自会提供主题。我晓得,不论我到哪里,皆是如此,这个小伎俩让你永远心灵开放。
作家每回提笔写作时,都要把它当成是自己的第一次。
如何激发写作构想,亦即要写的东西呢?凡是在你眼前的,不论是什么,都是一个好的开始。然后走出去,到大街小巷,任何地方都可以去,把你知道的都告诉我。
个人感悟:
作者写的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她所阐述的写作,给了我无限空间,很自由。从眼前最微小的事情开始写起。不论在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我都会觉得值得一写。这种感觉很美妙。
更加能够活在当下,观察和体悟。最近这种感受越发强烈。一天当中,我会有很多次,突然想把当下看到的、想到的事写一写。
所谓写作的素材处处都有,因为这个世界实在是太丰盛。人和人的情感,值得一写;那些躺在地上打滚的小狗值得一写;石头路上的小缝隙里长出的嫩草值得一写;女儿从两个字到学会讲一句话,也值得一写。
每天,发现自己想要写的东西很多很多,这一点没有担心过,充分得享受这总写作带来的自由。
“写作时,你可以无所不知。”这句话,让我想到那些优秀的小说家、儿童文学家等等,他们可以在文字世界里,创作出各色人物,各种故事情节,不受任何限制一般,真的是全凭想象空间。尤其是那些科幻片,总能让人脑洞大开,扩展了脑容量的感觉。
原来,写作里面藏着我想要的自由,美好。
读《写出我心》(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