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又从度娘找到类似的段落如下:
01 《中庸》提到: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02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03 宋代张端义所撰《贵耳集》:(宋)孝宗幸天竺,至灵隐,见观音像手持数珠。问曰:‘何用?’僧净辉对曰:‘要念观世音菩萨。’问:‘自念则甚?’曰:‘求人不如求己。’”
自古以来,自力更生则清,攀龙附凤损人利己则忧。正常的业务程序,自己能掌控的工作都乐于去做,而且做得很积极。但是一旦牵扯到要其他部门共同才能做好的,往往难度就上来了,这种压力往往在于人的心理压力。在进一步,需要办理一些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利益的事情时,就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这是过程。论结果,如果办成了,会有那么点虚荣感,这种虚荣感,慢慢的就会滋生出一些不好的东西;办不成,压力会更大,不断的办不成,不光自己压力大,别人给你的压力也会大。
深处凡世,我们不可能做到孔子说的那么极致。只能是将这句话放在眼前,时刻提醒自己,多做求己的事情,少做求人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