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智学堂的作家部落里,每周我们都要阅读一本书,并且记下各种各样的卡片:人名卡、金句卡、行动卡、技巧卡……一开始最令我惊讶的是“反常识卡”。
咦,为什么要专门记下这个?
反常识卡就是那些乍一看觉得“不对!”“Bullshit!”但是仔细琢磨又惊叹“有点道理喔。”“居然还有这种操作!”的东西。
为了收集卡片交作业,我开始格外关注生活中出人意料的人、事、观点、做法,慢慢发现:我们觉得自己很正常,只不过是习以为常;我们觉得自己三观很“正”,只是太少受到质疑罢了——这是我交1200大洋学费学到最有受益的东西——别太相信自己大脑的“储备知识”,它已经把我们禁锢了太久。
昨天看一个刚跨专业考研成功的大学生分享复习方法:把理解和记忆分开。大意是说:在理解一个知识的时候如果有意识要求自己去记住,那会造成认知的负担,反而不利于学习的连贯和流畅,抑制心流体验的形成,(心流是一种完全专注在手头事情的状态),抑制持续兴奋的维系,进而降低学习效率。(引自柔仙:《用一年的时间修一个硕士学位| 如何用工具把理解和记忆分开》)
理解和记忆分开?尤其是在目的性这么强的备考项目上?不是应该能记多少尽量记多少么?
我就有这样的习惯,在阅读的时候随手“划重点”,并试图记住它。不得不承认,这个行为经常打断我的阅读节奏,有时不得不往前翻看才能接得上前文。
这么说来,更好的做法是先通读全文,理解含义,再“精耕细作”,用思维导图、艾宾浩斯曲线等方法加强记忆,最后形成真正的掌握——理解-记忆-自由提取-灵活运用。
啊,要是我早知道这个“反常识”知识就好啦!
今晚看嘉文的文章,里面提到一个育儿案例引起我的注意:李老师会在女儿考试成绩好的时候,让孩子请客。
我相信大多数家庭里,孩子成绩考好了都可以获得表扬或者奖励,为什么他要让孩子请客?这对孩子有激励作用吗?
后来嘉文解释,考试成绩好,是外界给孩子提供的一个积极刺激(正反馈),这时候家长若是表扬和奖励孩子,传递的是“ 你成绩考得好,是我们的骄傲”的暗示,无形中强化了“我在为父母读书”的扭曲信念。
相反,更有效的互动是让孩子请客,帮助她明确自己在学习这件事情上的主体角色——我考得好,最开心的人是我,所以我请大家吃饭,分享我的快乐。同时,让她知道:读书是为了自己,你考得好,开心、骄傲的是自己,父母只会替你高兴;考不好,不开心、难过的还是自己,我们只会替你难过,并给予你可能的帮助。(引自嘉文:《在育儿路上拜了一位牛逼的师傅,他叫“思考的原理”》)
是哦,为什么一定要用物质激励呢?快乐和成就本身不就是一种激励吗?
有个讲营销的公众号叫小马宋,很喜欢挖掘营销中的“反常识”。比如他说:“几乎没有消费者会说他们喜欢广告,但你就不做广告了吗?消费者调研有无数个坑,宜慎重,忌轻信。”哈,还有些时候,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呢,直到你创造出它。
每天主动收集一点“反常识”的东西,就好像每天都用小锤子在逐渐固化的大脑上敲打出一个洞,把自己的知识边界外扩一些。
这样,隔一段时间,就能把自己更新换代一次,不至于变成越来越呆板的家长,不思进取的老员工,无法跟上潮流的中年妇女,或思想僵化的老奶奶……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