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158548/01f148e6a05af8a4.jpg)
吃饭容易吗?很容易啊,不想做饭就叫个外卖呗。
吃饭容易吗?不容易啊。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天大的事呢!
看看小孩子,学走路,踉踉跄跄,好笨拙啊!学吃饭,饭菜撒的到处都是。。。
这世上,有什么事是开始就很容易的呢?
只是时过境迁,我们的目光看到了眼前的美好,不觉中忘记了当初的艰难。
我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享受着电灯电话电视、24小时热水、暖气、网络、移动支付、便利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表面看,这是我们努力的成果。深层看,这是时代的成全。我们跟着时代的潮流拼命向前游,我们游的不是最快的,也不是最慢的。我们促进了时代的发展,也享受了时代发展的福利。
我们很幸运。
我抽出时光的画卷,画卷由很多线编织而成,丰富多彩。我抽出一条线,跟着它回到从前,这条线是吃饭。
回到父亲的青少年,六七十年代吧。记忆是从母亲哪里听来的,事情是真的,细节不准确,有我想像添加的成分,若写错了,请谅解。因为,牵扯到的上上辈人,我听完就忘,实在记不清他们的关系。
有一次,我突然想起什么,就问母亲:“那个虎叔,为什么我们有时叫叔,有时叫大伯?”
我呢,当时不过随口一问,没想到竟然问出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爷爷弟兄四人,爷爷排行老三,二爷爷家,就住在爷爷家后面,两家的院子前后挨着。
不知怎么的,二爷爷家看上了爷爷家的院子,想霸占那几间破房子。于是想了一个愚蠢的法子,想毒死爷爷一家。他们把砒霜洒在院里的磨盘里,这样,磨面粉时,砒霜就进到面粉里,吃了面粉,就会中毒。
砒霜从哪里来,怎么偷偷撒到磨盘上,年幼的我当时不关心这些细节。
结果没出意外,爷爷一家人中毒了,很不幸。幸运的是,白面太稀罕太少,白面馍馍只能家中劳力吃,只能吃几口。中毒的都是家里主要劳动力,男性青壮年,中毒后送到镇医院,然后都治好了。
这件事当时很轰动,镇里很快查明真相,抓捕了下毒人。这件事登报了,如果能找到当时的报纸,或可知详情始末了。
下毒事件在村里传的沸沸扬扬。这时,有一家人,是邻居,和爷爷沾点亲带点故,望着桌子上的白面馒头发愁,吃还是不吃?他们的面粉是在爷爷家磨的,也有毒。
结果很可笑,明知馒头有毒,还是让家中劳力(指男性青壮年)吃了,相同的一幕重演:中毒,送医院,抢救,治好。
那时看病也许不要钱或很少钱吧,否则他们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吃砒霜馒头。
事发时,二爷爷家两个儿子已成家。他们家名声不好之后,小儿子虎成了老大难,虽然他是弟兄中长的最好的。后来我们这帮小孩子长大了,让我们改口叫叔,为了把他叫年轻点,好找媳妇。
番外,虎叔,应该是虎伯伯,他找媳妇的故事很曲折,波折不亚于某些电视剧剧情。今年年初回家时,我还看到虎婶子,穿着鲜艳,言语热情。
透过那个年代,农村发生的极端故事,可一窥那个时代,物质的极端匮乏。吃一顿饭,要付出很大的劳动,全家人用尽全力,还是吃不饱。
贫穷和饥饿泯灭了人性,让人唏嘘。
等我上学前后,80年代初,情况已有好转,偶尔有花生、鸡蛋吃,白面馒头还是稀罕。爷爷偶尔偷偷给我半个白面馒头,能高兴好久。
上了中学,已偶尔能吃上肉了。记得刚上初中时,在外婆家吃饭。一次我饿了,家中缺油,清水煮白菜,加点辣椒,一顿饱餐,津津有味。
还有一次在外婆家,我烧火,煮了一锅排骨,可惜只闻到香味儿,没吃上排骨,被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吃完了,哈哈,所以小心眼的我记忆至今。
那时在副食品商店站柜台,是很好的工作。外婆常对我说:“好好上学,长大了去站柜台”。外婆现在九十高龄了,脑筋多年不清楚,吃是她脑海第一大事,她看见人,习惯性的往人手里塞吃的:“~吃吃吃~”
九零年上高中,那时已能存个几毛钱了。馋了,就去吃一碗凉皮,两毛钱一碗,真好吃,至今仍爱吃,现在徐州一份凉皮七块钱。
当时的同桌,死党,她家中加工小食品批发,经常带我回她家找吃的,她最爱吃蝉蛹罐头,我不敢吃,猪蹄可以吃吃,拉拉馋。
有一次打赌,她输了,请我吃了一顿大餐,羊肉砂锅,真好吃啊!花了五元钱,真的是巨款了。
上了大学。周末出去玩,早晨在食堂买好馒头和咸菜,玩的开心,吃的香。有时会跟着男同学下馆子,吃什么都忘了,最常吃的是油炸蚕豆花,喝啤酒。青春的日子美好而知足,对衣食要求不高。
然后就工作了。一月工资300多,补贴家用之后,所剩无几。
记得有一次,一个大学校友(现在是大老板了)来宿舍找我,我给他煮了一包方便面,打了一个鸡蛋,放几片黄瓜,那是我的最高的接待规格了,贵宾待遇。
华丰还是丰华方便面,我和喵喵成箱批发,两三毛钱一包,我们在喵喵办公室,用电炉煮方便面吃,午餐吃,晚餐吃,天天吃,开始很好吃,吃多了倒也没烦。
有一段时间,我和喵喵每周下一次馆子解馋。十元钱,两菜一汤,固定是青椒肉丝、土豆丝,鸡蛋汤,喵喵最可笑,盘子里的红辣椒她都吃的一个不剩。那时候不需要提倡光盘行动,我们很自觉的吃的干干净净。哈哈,想来那时真可爱啊!
然后,进入二十一世纪,结婚生子,生活翻开新篇章。一路走来,虽不富足,倒也知足常乐。就是说,有吃有喝有朋友,天天穷开心。
不知什么时候起,吃的越来越丰盛。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在吃东西上,不用再精打细算。然后呢,不馋了,吃东西也没有以前香甜了。
回到今天。
中午,一个人去老乡鸡,吃了酸菜鱼和蒸鸡蛋。
晚餐排骨汤,买了一盒提拉米苏,据说,吃甜品让人心情愉悦。
顺着吃饭这条线,一路捋过来,诸多感慨。
以前问,今天吃什么?是发愁,没有可吃的。那是物质匮乏。
今天问,今天吃什么?是发愁,没有想吃的,这是选择困难。
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中国啊,物质匮乏的时代,终于终结了!(个别贫困地区也很快会终结物质匮乏的。)
顺着吃饭这条线,抖落了几朵回忆,看到不同时期的画面。此刻的我,除了感恩,还是感恩。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我深信,明天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