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议准备
-- 接受到消息参加会议:
首先要了解会议的起因缘由,了解大概过程,多几个人询问(高层→执行层),从不同角度了解问题;
然后要明确出差的目的,即会议目标是什么,会议策略,授权范围;
是否需要准备材料,并将材料汇总,询问材料干系人员相关细节或重点;
出差前的落地准备工作(往返票务、路线、天气、住宿)
个人事务:钱。证件等
2.会前沟通
-- 和前端人员商讨会议目标,并进行演练,讨论沟通策略
3.会议进行
-- 注意对方的反馈状态,了解意图
-- 不要一味只想着把自己的东西灌输,要试着引导(倾听不是等对方说完了再灌输,而是发掘对方后面的实际要点)
-- 会议中的问题要及时记录、收集;
4. 事后回顾
-- 梳理对方方案后的诉求点,可以沟通但是不能给予承诺(仅针对大问题)
-- 明白一件事情涉及的利益方和各方诉求(谁会管这事情,他们怎么看,他们的利益点);
-- 从不同利益点进行对方施压:当在某一层级卡住后,试着询问上级领导的意见,非正式;其他人物
-- 尝试从不同角度阐述同一问题,并举例
-- 可以多做事情以保留主动权
5. 第二次沟通
-- 基于前一次诉求收集的基础上,更换阐述问题的角度(launcher、四川模式过渡、百视通的运营经验、ott的运营问题)
-- 在引出我们的观点,详细讨论实际的细节问题;
-- 回应对方沟通的内容,不要对人作评论,而是适时把握谈话后面的诉求(新版式、多屏、娱乐中心)
6. 会后小结
-- 两种方案,不死心,
-- launcher的控制权问题,以及技术实现方案
-- 会议的实质性结论,各个要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