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
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本诗为杜甫在最困苦时候所作,年近50的杜甫终于在成都定居,建了草堂,生活困苦,不能为继,但就算再贫困,杜甫也不是只顾自己,此诗由己及人,对天下寒士的悲悯之心,凝聚在最后一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开篇描写大风刮跑了茅屋上的茅草,一个“怒”字,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下一句“飞”“洒”“挂”“飘”形象的描写出一副大风刮的茅草散落各地,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
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激起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段描写童子恶作剧,公然抱走了他的茅草,真真是雪上加霜,杜甫喊得口干舌燥也没有用,回来倚仗空叹息。
第三段自然写到自己的穷困,下雨天家里没有一处是干的,布被如铁般冷硬,这样的生活条件让人不忍落泪。
第四段却转而联想到天下寒士都是如此境遇,怎么才能为天下寒士建造坚固的广厦呢,哪怕自己茅屋像如今一样被大风吹跑,冻死也值得。此刻杜甫诗圣的胸襟显露出来,安史之乱后,为国忧,为民优的杜子美。
一个人的灵魂有多高尚跟他的地位,钱财没有关系。此时的杜甫与后世宰相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心境相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