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宝在床上捣腾了半个小时,在我身旁甜甜睡去,听他安稳的呼吸声,看他嘟嘟嘴的小脸庞,一切都让心暖暖的。
经历一些事,多看一些人,逐渐懂得自己的生活靠自己经营,幸福感的来源,是自己有着敏锐的感官体验,能从细微处解读出风景,这便有了独树一帜的幸福力。
我们在各类书籍上看到,不合格的父母如何在孩子心中种下阴影,成为长大后难以跨过的心理障碍;但我们还看到另一类父母,和风细雨,事事周全,仍会培养出缺少幸福感的孩子,对人生失了目标,感觉无聊!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成长环境也是千差万别。所有的育儿书提供的都是参考,而非标准!孩子不是生产流水线上的玩具,安装什么系统对应就运行什么程序,这才是当父母遇到的问题所在:以自己的人生经验,给予孩子度的把握。
幸福是一种感受能力,不在课堂及书籍的教授范畴内。而我在自己的人生体验中,却对儿时能尽情玩耍的场景记忆犹新。花上大段的时间,在溪边玩淤泥,那种湿滑温润从指间划过,捏成自己想要的形状,那种感觉现在想起都是幸福的;跟着邻居学习折彩带花,折纸,专心致志地沉浸其中,自己做出成品来,幸福感也油然而生;下雨的午后,看蚂蚁在布满青苔的墙壁上奔跑相触,追踪它们找到洞巢,也能开心上好一阵。
那些体验,直到今时今日我仍受用,能为一朵花开而喜悦,能为享一泡泉水香茗而奔走山涧。
所以,比起让孩子奔走于各个培训班之间,我更愿意将他们带至山野,让他们有机会遇见未知,自己完成探索发现的乐趣。
不知道那些宣传焦虑的起跑线是以什么标准来定的,人生绝对是一场个人的马拉松。而且不以奔赴终点为目的,是以慢些到终点为傲!这期间,拓展广度才是拥有乐趣的最好方式,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我知道自己要培养的只是一个平凡人,我希望能带给他的,是自己能感知细小幸福的能力。和我在林间看夕阳时,会一起细嗅空气,听风吟鸟鸣,踩落叶沙沙,抚树木苍劲,看红日慢坠,感受这一切是多么有趣,而不是急匆匆赶回家,然后在作文本上写着:太阳是红的,树是绿的,落叶是黄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