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一个小小小王子
来源 | 公众号:小王子的慢节奏生活
其实距离上次吃鮨·音羽已经有几年了。
后来短短几年之间,帝都的日本料理百花齐放,外加近年来国人出境旅游越来越便利,对美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刺激着日料也进入了一个繁荣且激烈的竞争时代 -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吃不到的,各式各样的怀石料理/会席如雨后春笋一般地涌出,探店打卡成了一种新的时尚。
这是一件令人愉快的好事,因为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比吃好吃的更让人高兴的事好像也不太多。
我和我先生都是很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人,美食是其中之一,这些年吃下来,好东西也吃了不少。
而到了今天,大约是年纪也上来了的缘故,我俩对在外用餐的要求不约而同地变成了一种默契:在一个能令人身心放松的环境里、以一种不紧不慢的舒适、悠闲地享受一餐可口的美食。
极其偶尔的,我俩会忽然心血来潮想去pub就着calamari喝一扎draft啤酒、分啃一个半磅的大汉堡;亦或者想去居酒屋吃一顿烤得滋滋作响的烧鸟串大快朵颐。
但绝大部分时候,我们更喜欢找一个环境服务和厨艺都过硬的老店,慢慢地喝一杯酒,在餐后看着远处的风景聊聊天 - 就这样挺好,不用太花哨。
这个要求虽然很简单,但实际上一圈寻摸下来,没有多少是合心意的。外加上现代人喜新厌旧,让餐饮服务业变成了异常惨烈的修罗场,也许刚看上个店觉得挺好,结果没多久却倒闭了。
现在回头看,有些我们吃过的店就没有扛过激烈的同业竞争,已经关门大吉了 - 无论当初多火。但有些店,却依然不声不响地开在深巷里,多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好口碑。
于我,这类店面大都是日料。
日料考验食材和手法,是一种需要匠人精神的饮食。师傅用心地制作,客人心领神会地品味,这是一种很安静的默契。
鮨·音羽就是其中的一家。
image第一次去鮨·音羽其实是我误打误撞闯进去的,本来只是想随便吃些寿司和鱼生,结果一推门走进去:小小的店铺里,除了一位师傅和一位女士正在收拾厨房,没有其它人。
店面很小,只有一排吧台座。
image见我拉开椅子就坐了下来,那位女士走上来礼貌地问:“请问……您是预定了吗?”我说没有,她立刻抱歉地说当晚已经订满了。
我才注意到一排座位上已经整整齐齐摆了大约10个盘子,师傅这时告诉我他们一晚上最多只接待十桌:“很抱歉只好请您下次再来品尝了。”我说没关系,在我出门的时候,两个人在我身后一起鞠了个躬。
虽然冒失地闯了人家的店,但印象却格外地好。临走前我瞥见师傅手中处理的鳌虾,又大又白看着特别好,于是当即决定下回来试试。
之后过了大概一个月,打电话过去预约,是那位女士接的。我问第二天有没有空位,她说空位很多,您来吧。
结果第二天去的时候,才发现全场只有我们一桌。我觉得很有趣,问那位女士:“这种情况多么?”她说有时候就会有这种情况,忙起来的时候特别忙,不忙的时候就像今天。
image image我问她:“您还记得我么?那天我进来就要点菜,也没预约。”
她立刻抿嘴笑起来:“记得呀,”然后回身跟师傅说:“这是那天来的小姐。”
师傅笑说:“记得的。”
后来聊天知道,老板是建国后第一批赴日交换学习日料的厨师,后来跟太太开的夫妻店。
他家提供的是会席套餐,价位分两档:五六道前菜,大约六种鱼生,加十几道手握 - 整个用餐过程大约3个小时。姜丝小菜都是老板自己制作的,茶也是两人定期从京都带回来的。
image image因为没有其他客人,所以上菜的频率完全跟我们吃饭的速度走,老板一直笑眯眯地让我们慢慢吃。
image image image可惜那天开车,没有喝酒,不然这种慢悠悠的吃饭节奏,不喝点好酒真可惜了。但老板娘还是推荐了一款不错的酒,说下次不开车了可以尝尝。
image这顿饭边吃边聊,非常惬意。
image如今回头看,鮨·音羽其实并不是我们吃过的日料中味道最好的,甚至还有些一般(虽然网上的口碑依然是不错的)。但它胜在环境舒服 - 不是装修,而是老板夫妇给人的轻松感。
其实在日本,有些居酒屋也不是味道最顶级的,但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总是有老客光顾:那种在辛苦工作了一周之后,就只想把烦人的事暂时甩在脑后,奔着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喝上一杯啤酒、吃一顿心满意足的饭菜的感觉,大概才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吧?
最后贴心提示,菜量巨大,扶墙出。所以女生慎点最高的那个价位,因为两个价位的区别,其实就是份量大小的分别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