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思想工具是:在合理情境下将矛盾推到极致。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一下子就提升小说矛盾冲突的张力。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让人不爽的事情,比如夜里迎面而来的汽车打着远光,比如点了份外卖汤汁都撒出来了,比如同事把音乐放得很大声使得你无法思考……这些不爽都隐藏着矛盾冲突。
但是,面对远光灯,你只是示意他关掉远光,面对汤汁倒出来的外卖,你只是用纸巾擦掉,甚至不太好意思给外卖员差评,面对吵闹的音乐,你只是叫同事声音轻一点,如果他调小了音乐声还是打扰到你,你也只是自己生闷气。
为什么呢,为什么矛盾没有爆发呢?
因为这种矛盾冲突程度很低,它们虽然过了你的舒适区,当只停留在了宽容区。
矛盾冲突只停留在宽容区,说明造成冲突爆发的势能还是不够的。
而超过宽容区的事情,往往是冲击力比较大的,我将超过宽容线的事情归为四类:人身伤害,大的利益受损,心灵创伤,亲友相关。
在我们写一个故事的时候,矛盾冲突仅仅超过舒适线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刻意设计,让冲突超过宽容线。
有时候我们看一个故事,角色之间矛盾爆发了,但是看着看着,我们会在心里嘀咕:至于吗,这件事情,两个人各让一步不久不会好了吗?为什么要搞成这个样子?
读者出现这样的嘀咕,说明写作者还没有将矛盾冲突的设置突破宽容线。
突破宽容线,事情的发展就会成为一道单向门,只能往前,没法往后。你一定看过捕鼠器,很多捕鼠器就是单向门设计,进去之后就出不来了。主角困于他的鼠笼里,越是没得选,矛盾冲突越是必然发生,故事越精彩。
举个例子:
莉莉买了一盆花,她的室友韩梅梅感觉这个花的气味很不好闻,而且觉得在房间里养花比较脏,招惹虫子,浇花的时候,还会有些水流到地上,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矛盾的种子就此埋下了。
这个故事的冲突处在宽容区。莉莉和韩梅梅之后如果争吵起来,程度也就是小女生之间小矛盾。如果你就是想写生活琐事,那我没意见,如果你的小说有更大的抱负,我建议你,在股市构思阶段,就要有在合理情境下将矛盾推到极致的意识。
即使无法推到极致,也要突破宽容线。
我们来将故事改写一下,让它突破宽容线吧。
莉莉一直暗恋的男生,忽然送了她一盆花,这盆花不仅非常漂亮,而且价值非常高昂,莉莉受宠若惊。而莉莉的室友韩梅梅,对这种花的花粉过敏,韩梅梅一闻到这花的气味就不停地打喷嚏,一夜睡不好,第二天,她身上起了疹子。
矛盾超过了舒适线,单向门打开了,只能进,不能出。最好的矛盾设置,要让矛盾冲突有必然性,不可逆。
如果韩梅梅不让莉莉把花从房间里拿走,她就会损失健康,她必须让莉莉处理掉这盆花;而莉莉呢,处理掉这盆花,对她来说损失也是巨大的,这盆花价格昂贵,最重要还是心上人送的。
我们试着将两个故事续写。
第一个故事:莉莉买了一盆花,她的室友韩梅梅感觉这个花的气味很不好闻,而且也觉得在房间里养花比较脏,招惹虫子,浇花的时候,还会有些水流到地上,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
你会怎么往下写?
韩梅梅说:“你养的这朵花啊,这样这样,那样那样,各种不好,处理掉吧。”
莉莉心里很不开心,但是最后还是把花送给别人了。
好像缺了点劲儿,我们改写一下吧:
莉莉坚持养下这朵花,于是每天,韩梅梅一看到这朵花,心里就不开心。
什么?这么无聊的故事?我还不如去看脑白金的广告呢!
好吧,我们让矛盾爆发的大一些。这样才会有看头嘛。
韩梅梅说:“你养的这朵花啊,这样这样,那样那样,各种不好,处理掉吧。”
莉莉很不开心,怼了回去:“不会啊,花很好看,我挺喜欢的,房间里种植物比较健康。”
韩梅梅说:“你不要这么自私,毕竟这是我们合租的房子,你带什么东西回来,总得经过我的同意吧?”
莉莉生气了:“我自私?每天打扫卫生,收拾房间的人是谁?卫生间的洗漱台上,牙膏印掉满看了台面,每次都是我擦的。现在你和我说我自私?”
然后是一场激烈的争吵,谁都不服谁。最终导致了其中一个人搬出去住。
你是不是在心里嘀咕一声:不就是一盆花的事情嘛?至于发展到这种地步吗?
你知道,单单这么一件事情,是不足以达到这样的冲突的。除非你在此之前设置了更严重的矛盾,然后以这个小矛盾为导火索引爆。
可是你也对自己说:如果不这么写,故事就会很平淡啊。
没错,这就是我想说的重点:起初预设的矛盾越是小,你就越不得不让冲突在表面上激烈,最后变得虚张声势。
或者更糟糕,你的故事平平淡淡,没什么看头。
第二个故事的续写就容易很多了。故事的发展会有很多的可能性。
1.你可以先不让这次矛盾激化,而让它成为一个伏笔,在未来某个时刻,用一个小事件作为导火索引爆。
2.你可以套用上面的故事,让矛盾爆发,其中一个人搬离寝室。因为矛盾被推到了宽容区以上,这样的爆发也就显得合理了。
3.你可以像第一讲《预设做得好,人物之间的任何事情都会有冲突感》里解析的那样,用《羊脂球》的写作手法,让主人公们明面上没有冲突,暗地里各种不满,积蓄力量。当矛盾非常大的时候,主角表面上克制,读者们还是会感受到她们的对话非常有分量。
合理情境下将矛盾推到极致,主要在故事构思阶段使用,创作阶段能够有这种意识,也可以推波助澜,让故事的波澜变得更大。
这是一个拿起就能用的思想工具赶紧拿去试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