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的整个单元教学设计重点突出,内容明确,一课一得,教学目标明确简单。相信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一定会大有收获。我很佩服李老师的才能,文章写得好,课也上得好,还是我老乡。为她骄傲。
我这里说一点我不成熟的思考。
单元整个教学,我的理解是不是以单元目标为每课目标,在一个目标下把一单元的课文作为例子来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明白一个单元能学会的知识点,以一个大的板块群体阅读为对象,从而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的细胞。
在具体的讲解中根据班级所带学生状况,灵活取舍,因为不同的学生学情不同,一把抓只会毁了学生。我想在单元教学目标设定后,主抓一个目标。比如今天郑老师发的一个课例: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
仰望科学之星
——《邓稼先》+《“两弹”元勋邓稼先》+《苏步青的故事》精读悟法课
山东省诸城市明德学校 崇燕燕
【学习目标】
1.勾画文章关键语句或段落,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赏析文中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体会并学习人物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会归纳精读的阅读方法。
2.理解标题对解读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内探究】
方法导入:精读是区别与泛读而言的概念,指深入细致地研读。对文章重要的语句段落要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做到透彻理解。
活动一:速读文章,结合关键语句,了解人物形象
1.速读《邓稼先》《“两弹”元勋邓稼先》,勾画文中人物的相关信息,重点是“主要成就”。本环节重点在于结合邓稼先取得的成就,指导学生了解邓稼先当年搞科研所面临的诸多困难。
2. 跳读《邓稼先》《“两弹”元勋邓稼先》,勾画出文中对邓稼先进行评价的语句,结合关键词语和具体内容谈自己的理解。
我们教学研究的是学生怎样才能进步,我的学生在九年级还不能分清表达方式,所以我个人观点是先把表达方式在本单元开始讲清楚,然后举出例子,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自己去找文中的表达方式,或者老师给出文章内容,学生判断。在表达方式的知识点上给学生形成刺激,学生一旦明白,在这个基础上讲多种表达方式的作用,学生会很兴奋,效果也好。并且可以试着让学生写一写片段练练手,
然后在进入到文章的整体把握和主旨中去,是不是好一些,没有实践,只能猜想。我觉得理解是领悟的前提。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在自己知道的前提上,我在教学中经常发现高估学生的水平,按照我们平时老师教学的思路,在课堂中是不适应的。
后来尝试了把知识简单化,学生反而喜欢了。
是不是可以在表达方式上,多媒体展示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同一种内容效果会更好一些。对比更能突出要点。
另外李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朗读体现似乎少一些,经典文章学生大声朗读,经典片段反复朗读。学生会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听课中也才会更加的投入。
以上是我的一点浅薄的看法,请大家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