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的这本书稍微有点沉重。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上野千鹤子分享自己为晚年生活所做的准备。
为什么要看这些书:想了解一下一个人到生命终点时,他将会面临的各种境况——下坡路是肯定的了,但也有愉悦地走,和不情不愿被动地走的区别吧。
尤其是,在作出了独居的决定之后,就更加关心如何有尊严地不打扰别人地离开。
与其事到跟前再着急再慌张再无力改变,凡事我都喜欢提前了解,然后作出自己的选择,并承担决择的后果。
当然,毕竟是发达国家且早已步入了老龄社会,她的书中很多关于“医疗、看护”的作法,目前身边条件都还达不到,但这并不妨碍我欣赏她在“”孤独死“方面的发现和洞见。
她是清醒和理智的。
“我一直在想,道别和感谢完全可以在对方还健在的时候进行。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最后一一刻才在母亲的病塌前哽咽地说:妈妈,作为你的儿子,我很开心。这种话早一点说出来难道不好吗?日本人的性格比较害羞,这种话平时难以启齿,总想着以后再说,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待,随着年龄增大,父母会越来越迟钝,所以,不要等到父母去世以后,才后悔这也没有说那也没有问,你完全可以在父母头脑还清醒的时候跟他们说,想说几次都可以。”
这让我想起自己也并不曾在父亲生前当面表述过自己的感恩之心,而这样的意难平此生再也弥补不了了。
“最近,我想着人与人的相遇可能只有一次,所以,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去表达:“你当时很热情地帮我,我一直都记得”,“我就是喜欢你这一点”,等等。毕竟人死了以后,不管你在葬礼上念多么动听的悼词,逝者都永远听不到了。每当我和同龄的朋友们见面的时候,我心里都会想:“下次见面的时候,不知道还能不能凑这么齐”,而当我们又见面的时候,我会想“啊,又见面了,真好!”,心里美滋滋的。”
这倒有机会操作。下次跟友人见面时就有意识地去表达吧。别留太多遗憾。
她也是“霸气”的。
“一个老人只不过是独居而已,便有些人说三道四:他好可怜啊!他一定很孤独吧!而我写作《独居者的晚年》的动机,正是想对那些人说:不用你们多管闲事!”
呵呵,我也想对某些人说:“关你何事!”,不越界,是人与人交往的一个基本守则吧。尤其对我这样的人来说。
衰老无法避免,独居者是否能过上一个幸福的称心如意的晚年却因人而异。
如果可以,打一个有准备之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