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小说基本融入了我长篇小说《大荒落尘决》的主题背景。将一个宏大的主题压缩到一篇短篇里,着实费了很大的功夫。取舍之间,只留存了主要的论“道”。
怎样看待正与邪,怎样平衡对与错。这在小说的结尾处,我给出了我自己的答案。
齐峰峦与尘潇的一问一答,不仅是试探他与尘潇是否是同路中人,也同样是对于自己开启紫宸星耀阵这一选择不被理解的一种宣泄。
风鹤鸣与齐峰峦的矛盾,与风舒云的矛盾,甚至是与自己的矛盾,同样表达出我本人看待“道”的观点。
这世间,没有绝对的清正与污秽。
所谓是非黑白的对立,于人于情,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选择。即使清正不染,亦或为正义不怕污名,也逃不掉“私欲”二字。人,本就是“私欲”所铸的形体。
我们每一个人所坚持的,都是自己认为对的。无论你追求的是高深的抱负,还是表面的名利,亦或其它。
这篇小说中用一对道骨不同又彼此相爱,最后为彼此守护道心的恋人的故事将作为主导的“情”展于两人的选择之中。
能让矛盾达到平衡的,只有多变的情感。
齐峰峦是无惑的缩影,与风鹤鸣之间的道骨不同亦是表现了无惑与风无尘之间的差异。道不同的人真的走不到一起么?
有情,便可以。然而,多多是悲剧。因为是非对错,总要争个你死我活。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证明彼此不应该存在。然而,却总是忽略自己并不能独立存在的事实。所以,毁掉对立,也是毁掉自己。
我本人可能更趋于不争这一事实,强行将自己抽离对立以外。
在小说“初识”篇结尾,假托无惑对风无尘、风鹤鸣的一段讲道,道出了自己的论调。
【“名利和抱负皆为私。除了道不同,实际也没什么区别。”
“无论你追求的是表面上的高度,还是内心深处的高度。是别人的赞誉,还是自我的认可。皆是为了达成自己的欲望。只是所求途径不同,浅长有别,高深有异罢了。”
“名利裹形,抱负沉心。形与心相互托映,才形成自我。自我者,皆为私。所以,形与心为私之异体。所谓浅长高深之别,是形与心之间趋于平衡的程度,而非它们本身。”】
最后,用风无尘的一句话总结了我的理想【无欲而通达,不计而名收】
这一段实际是我对于写作这件事情的影射。坚持多年的爱好,终究没有得到一分一毫的名与利,并非我不想,而全是自己不敢想。如风鹤鸣不想参加论道一样,因为在他面前有一座他父亲一样高的大山,永远无法超越。若是输了别人,又会给父亲丢脸。
因为看到过高深的文学作品,自己这种自娱自乐的小菜只能仰望高山。有时候感叹,可能连尘埃都算不得。但依然有作为一粒尘埃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