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498750/c8871f1f5ea493c5.jpg)
2016年,追着看完了唱得不够专业,但玩得最专业的明星歌唱真人秀节目——《跨界歌王》第一季。时隔一年多,又想起来这个节目,又看了下赛制更残酷的第二季,虽然歌唱水平不能与专业级演唱相媲美,但是这个跨界还是跨出了特色,跨出了水平。
想玩,就先接受(潜)规则
既然是跨界,就应该允许歌手的演唱存在不够专业的成分。而对于大多数跨界歌手来讲(大多数是演员),除非具备近乎专业的实力,否则参与这样的节目确实需要勇气。
观众喜欢看这个节目,有的是因为爱豆,也有的是出于好奇。毕竟演员们演戏,演的是别人,而换他们来唱歌,更多的是唱自己。以一种身份被人熟悉和喜爱,现在又来展示自己的另一面,确实很容易让人有所期待,特别是名气很大的演员,像陈建斌,像姚晨。
看了第二季前几期的比赛,发现有的跨界歌手确实实力非凡,唱歌达到了带给人享受的境界,包括江珊和王珞丹,个人感觉梁译木的声音也是真的好听;当然也不乏实力不够惊艳的KTV级歌手,比如陈建斌,还有偶尔有惊喜的姚晨和被大家传得很厉害的于毅。
总之赛制简单粗暴,不管是什么级别,敢玩就先要期待被规则玩。第二季规则中,第一轮分组两人对唱,由三位评委选出一名去争取当期歌王,另一位则进入淘汰组,有被淘汰的风险。通常是一个评委的一个念头,就决定了选手在节目里的命运。(当然,这是指没有事先剧情台本的常规情况,如果真像一些评论所说,每一场都已设定好了剧情,那选手们也只能随缘就好了。)
不仅要接受规则,最好对结果也别太较真。毕竟是竞赛类节目,毕竟每场都有被淘汰的可能,就禁不住有人用力过猛。比如梁译木,他直言自己12岁就开始北漂,始终在竞争和比赛中成长,所以有一期宣布成绩时,他以为自己要被淘汰,当时几乎半跪在地上,得失心也是太重了点;还有王珞丹,本来唱功很出众,可是每期都要加个融不进去的才艺,又设计了太多特别展示,看着就比较心累了。
真正玩得好的是乐队和舞美
虽然不能保证唱的水准,但为了给唱添加出一种完美的氛围,捞仔领衔的乐队和每一首歌的舞美也是真的太拼了。
时不时就会有选手感谢捞仔老师,他有时会给选手推荐歌曲,通常是选手都不相信自己能唱的,而真唱了以后效果很好;还有选手想唱但怕把控不了的,捞仔老师就会重新改编,为其量身定制,他曾经就对梁译木说过,“没关系,我让它成为你的歌。”捞仔作为幕后的超级大咖,低调平和有才华,必然也是圈粉无数了。
舞美更是用心良苦,为了给每一首歌打造出切合的完美氛围,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费劲了心思,特别是江珊的《猫》和《被遗忘的时光》,还有姚晨的《大鱼》,舞台效果真是足以惊艳到泪目。虽然一首歌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他们用心打造的细节甚至不足以被看全,但是正是有了他们止于至善的艺术追求,才有了一次次让观众叹为观止的完美舞台。
第一季的跨界歌王是刘涛,亚军是王祖蓝,一看就是比人气,而不是比实力;
第二季里,至少歌王是当之无愧的江珊,还算保持了一定的水准,可别再让陈皇上当歌王了。
无戒365写作训练营日更第85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