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教育心理学院的《心理咨询临床实操》训练班已经结束第3天的课程了,对预约设置、建立关系、资料收集、心理状态及整体评估、咨询实操技术、咨询效果评估以及跟踪回访的整个临床实操流程有了更加系统性及完整性的学习,马上要进入后3天的咨询案例实战训练阶段了,很激动也很期待。
在第3天的课程上,李克富老师提到,只要大家能熟练掌握了这两个咨询技术就可以试着出去闯荡江湖了,否则出去后在心理咨询圈里千万不要提认识李老师。哈哈,能看出这两个技术在整个心理咨询过程中有多么重要了吧,为了不给李老师丢脸,也为了我们可以早日能闯荡江湖,我们一起再来熟悉一下这两个咨询技术吧!
共情第一个咨询技术是共情:
共情是指咨询师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能力,也叫“共情”“投情”“深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
共情有三个方面:
1、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与思维。
2、咨询师能够再跳出来,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其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深刻理解求助者的心理和具体问题的实质。
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表达给或传达给对方,表达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体验和所面临问题的理解,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咨询师正确理解、使用共情,需在咨询中理解和掌握的要点有哪些呢:
1、咨询师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咨询师的共情不是要求必须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
3、表达共情应因人而异:一位到咨询室宣泄情感,把诉说作为主要咨询目标的求助者与一位把诉说当作交流形式的求助者相比,前者更需要共情。一般地说,情绪反应强烈的比情绪稳定的,表达混乱的比表达清楚的,需要理解愿望强的比理解愿望一般的,应该给予前者更多的共情;
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共情不是不分时机地一味强调理解求助者的内心,当求助者表达出其内心世界时,咨询师不必急于表达共情,不能在求助者表达中随意插入,这样反而可能使求助者对咨询师急于表达产生误解,也容易破坏求助者的情绪。一般应该在求助者对某一问题及其对应的情绪完整表达后再进行共情为宜;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指咨询师体验求助者的内心,“如同”体验自己的内心,但永远不要变成“就是”,这就是共情的真谛;
6、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咨询师关注的目光,前倾的身体姿势,理解时点头的动作,细微的面部表情变化,等等,都能表达出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共情;
7、表达共情要考虑求助者的特点与文化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文化特征等,这一点在非言语表达上尤其应该注意;
8、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咨询师可以主动采用尝试性、探索性的语气进行询问,从求助者说出的感受中,得到求助者的反馈,并根据反馈意见及时做出修正;
避免依赖第二个咨询技术是避免依赖:
依赖是指当咨询师引导、帮助求助者探索、解决自身问题时,求助者却依赖咨询师,企图由咨询师代替自己解决问题。
依靠他人而不是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是依赖最基本的特征,依赖有四种表现形式:
1、不易察觉的形式:
“您帮我分析分析,我怎么就是对丈夫不放心呢”;
2、阻抗的形式:
“您让我思考没有与他人搞好人际关系的原因,可我想不出来”;
3、间接的形式:
“您说我是毕业参加工作,还是考研究生这件事上该怎么办呢”;
4、直接的形式:
“您直接告诉我离不离婚吧”;
我们一旦发现了求助者的依赖后要怎么处理呢,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咨询师务必向求助者讲清心理咨询的性质、发生效果的机制,使求助者对心理咨询有正确的认识,对咨询效果有理性的期待;
2、 一旦发现依赖,咨询师应鼓励求助者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努力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例如,“你在到底娶哪一个女孩的问题上苦恼,这应该由你来探讨如何解决,而不是由我告诉你该怎样解决,因为我无法代替你解决你内心的苦恼”。
3、 咨询师必须坚持正确的咨询观念,以促进求助者的心理成长为咨询的总目标,以促进求助者心理能力提高,视自己探索、解决问题为己任。咨询中应做好耐心的启发、引导工作,不主动替求助者解决问题,不替求助者选择,不给求助者出谋划算,不帮求助者“拿注意”,不对求助者有求必应,避免使求助者产生依赖。
不见不散您已经学会了“共情”和“避免依赖”这两个咨询技术了吗?如果已经熟练掌握了,我们在心理咨询的江湖里不见不散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