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自本人公众号「Cynthia晶姐」,2018.12的内容。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总会阅读到一些书籍文章教人如何行事,或者听到别人的经验之谈。它们是一些相对抽象的方法,并非具体做某事的操作指引。
听懂这些,知道该如何按照这些方法做事,难么?都不难。那么为什么听懂了之后,一般来说,也很难在短期内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呢?

有效利用,需要转化过程
首先当然是学习并且理解方法,之后才是最难的步骤:你得知道,在什么时候,运用怎样的方法才是合适的。
说到这里,我想先说一下由于战胜人类棋手而火起来的AlphaGo。
围棋有固定的规则,在不考虑时间代价的前提下,我们在下每一步棋子之前,理论上可以通过穷举法获得最优策略。而实际上穷举法时间耗费十分巨大,没有实操价值。所以AlphaGo运用一些算法进行简化,降低时间开销,在复杂的棋局面前寻找尽可能优的策略。
我这样简单的描述看起来容易,但是为了训练AlphaGo,相关科研工程人员可是花费了很大一番功夫的。
再回到刚才的话题上来,同理,我们在面对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时,即使已经知道了很多方法论,也不可能把所有方法拿过来遍历一遍,然后挑选出最适合的一个。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尽可能小的试错代价,挑选出相对最优的解。
正如AlphaGo需要先训练一样,我们也得先积累处理问题的经验。所以从知晓方法,到转化为具体行动,以至于进一步带来收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时间来实践。
方法论并不是越多越好
当你阅读了足够多的书籍,听了足够多人的经验之后,就会发现,即使处理同一个问题,或者同一类问题,每个人的方法之间也是存在矛盾和冲突的。
有些是因为前提条件和大环境不同,因此需要仔细甄别适用的场合。有些并没有绝对的正误之分,只是和个人行为习惯有关。
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根据自己的行为习惯、性格特点、社会角色等等,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原则。
虽然今年瑞·达利欧的《原则》一书卖的很好,但是相信我,仅仅读完这本书就丢开的话,也是毫无用处。我们得为自己建立一套原则,并反复实践、优化、迭代。
所以,如果仅仅是学习方法论而不做实践,并内化到自身,只会让自己的脑子越来越乱。只会夸夸其谈,人浮于事的例子你我都见过太多,就不要再去步他们的后尘了。
一个小目标:一年365天,持续写作。今天是120/365,爱上生活的每一天!
说明:这是我公众号「Cynthia晶姐」的内容精选,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