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你的家乡在哪里?你了解你的方言吗?你觉得方言土吗?你的方言里有没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词汇?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方言也很高大上?
小美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在我的家乡,经常能听到以下言论:
(1)瞅你那眼气哩样,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就跟啥都木吃过一样,丢死个人。
(2)是你可眼气吧,我可是一点儿也不眼气,俺孩儿明年就能领个媳妇儿回来,也不用花啥钱。
(3)这闺女瞅见人家吃啥、喝啥、穿啥,都是眼眼气气哩,也不是自己木有,清是赖毛病儿。
(4)瞅见人家哩孩子考试考哩好,我这心里眼气哩很,俺家这都不开窍,一马哈,混日子哩。
(5)看人家挣住钱了,看哩怪眼气,咱也使劲干吧!反正是木多哩有少哩,总比木有强!
在上面的例子里,“眼气”表示一种心理感受,指看到别人所拥有的事物,心里羡慕、巴望,渴望拥有。“眼气”在例(1)中作定语,“眼气哩样”指心里非常羡慕,同时在脸上也表现了出来;在例(2)中作谓语,受方言程度副词“可”修饰,表示内心非常羡慕,否定形式是前面加否定副词“不”;在例(5)中作补语,“看哩怪眼气”指伴随着看别人娶媳妇儿,内心产生了一种羡慕的感觉,“眼气”作“看”的结果补语;例(3)出现了“眼气”的AABB式重叠形式“眼眼气气”,表示程度加深;例(4)出现了“眼气”作谓语后面加了程度补语“很”的用法,表示心里特别羡慕。
以上叶县方言中“眼气”的用法,和一般性质形容词的用法一致,所以“眼气”一词是形容词性的,具有形容词的语法特征。这类形容词性的“X气”双音词,还有“清气”“美气”“丑气”“老气”“大气”“小气”“秀气”“文气”“牛气”“俗气”等等。请看下面的例子:
(6)赶紧走吧,赶紧上学走,走了我搁家老清气,省哩听你歇嚯嚯歇嚯嚯。
(7)别看这孩儿长哩秀气,办起啥事来,风风火火,能成事。
(8)我就喜欢那文气的孩子,文文气气的,到哪不吵不闹,看见那疯疯癫癫的我都头疼。
(9)找女朋友就找那大大方方哩,别找那小气哩,事儿多,气儿也多。
(10)没有一个美气哩床,咋能睡好觉。
(11)事儿就木叫你办好过,这事你弄哩镇丑气,说出去丢人。
值得注意的是,“眼气”一词又格外特殊,它还可以带上指人宾语,意为“使某人心里产生羡慕的感觉”,如:
(12)吃雪糕一边吃去,别搁你妹妹脸儿前头吃,干眼气她,她拉肚子不敢吃。
(13)你清是好眼气小孩儿们,不知道小孩儿们老稀罕,你要是不舍哩给趁早都别掏出来。
(14)拿上好酒眼气眼气俺叔去,谁叫他以前老眼气我。
在上面的例子里,“眼气”分别带上了指人宾语“她”“小孩儿们”“俺叔”“我”,意为使/让“她”“小孩儿们”“俺叔”“我”心里产生羡慕、巴望、想要的感觉,此时“眼气”可以有ABAB式重叠形式“眼气眼气”,表示轻松、随意。“眼气”一词兼有动词的语法特征,这个特殊性可能与它表心理状态的语义相关联。
不管是这个特殊的“眼气”,还是上面列出的其他“X气”,“气”均读作轻声,没有可归纳出的意义,只起补充音节的作用,即一个无意义的词缀。
东汉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气部》中写到:“气,云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从气。”也就是说,“气”的本义是“云气”。语言一直在发展变化,“气”的意义也变得丰富,但基本上“气”在语言运用中是一个有实在意义的词。
那么,老乡们,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叶县方言里“气”是一个读作轻声的无意义的词缀呢?是意义虚化了吗?意义的虚化和音节又有什么关系呢?
吴亮将“气”归纳为气1(云气,后泛指一切气体),气2(指人的精神状态、情绪、气氛),气3(指作风、习气、风气),气4(位置固定的虚义成分),从气1到气2到气3再到气4,气的意义逐步泛化,表示的概念由具体变为抽象。
我们注意看,气4与气1、气2、气3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前三者虽然在逐步泛化、抽象,但仍有实义;而气4是位置固定的虚义成分,表意功能弱化,只起补充音节的作用。意义的完全虚化往往会带来音节的弱化,这是汉语里的一个普遍规律。老乡们,叶县方言里具有形容词语法特征的“x气”中的“气”即为气4,意义完全虚化,读作轻声,是一个只起补充音节作用的后缀。
老乡们,看完了吗?方言本身既有特色又有趣味,只是分析起来有点儿枯燥,感谢看完!看完后,还觉得方言土吗?有没有觉得还挺高大上的?你平时留意过你的方言词汇吗?你的语言能力强吗?你能否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其他方言词汇?
写在最后:
1.读研时发表的文章,内容略有删减调整。感兴趣者,简信我,我把全文电子版发给你。
2.叶县方言隶属于中原官话南鲁片,南鲁片各县市方言之间的差异较小,但在方言词汇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区域性、独特性。另外,各地区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共同使用的词汇,即:“眼气”等词或许不是叶县专有,本文只是以老家为调查点搜集语料并分析。
3.文章是读研时写的小论文,学业能力有限,肯定有很多不完善之处,请见谅,诚心地欢迎交流讨论、批评指正!
因热爱而坚持,因坚持而提升。
欢迎交流讨论,你我一起成长。
一个语文老师的一方小天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