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是我前几年从事技术工作所一直追求的东西。
1.图纸编号与名称的标准化
图纸编号的标准,“图纸文件名称就是图号+名称”,绘图的局部放大,标注的尺寸线打断,尺寸数字覆盖图样线条,三维建模中型材的零件名称就是型材规格+长度。板材的备注中体现出其下料大小。这些功能,以前都是人工完成的,当接触到的东西多了以后,发现都是系统完成的。比如:浩辰CAD就支持对图纸进行统一格式的命名,SW的结构件就支持出型材长度重量信息。Tekla软件就可以进行标准化的提料预算。
2.零部件标准化的设计
从常林的时候开始唱整机的标准化设计平台:专业组设计不同机型,负责统一。
还田机、传动轮、机架结构件等的标准化零部件。提出这些概念,并没有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者说,领导提出目标要求,下属并没有展开讨论,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工作步骤,考核细则,配合方式。
这里主要的难点在于,去组织一群人,去做一件自己并不知情的事情。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设置结果考核的指标。让希望别人做到的结果与他们对应的工资相匹配。
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可行性分析,我的观点在于:设置标准件,通用件目录。纳入目录,作为以后设计的依据。现有设计库存,要本着优化,消化的原则,逐步实现统一、呼唤。
3.实现标准化的成本
提出标准化的目标后,进行标准化实现的技术分析,要考虑到:做到标准化后所带来的便利,实现标准化所付出的代价,如何将现有非标的内容向标准化进行转接,以及维护一个标准化平台的方便程度与相关的人才梯队的培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