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机器
如果并没有积极与消极的情绪,愉快或痛苦的情绪,有益和有害的情绪,乐观或悲观的情绪,而是似乎有个东西在不停创造以上这些情绪的幻相。我会将那个东西称之为「心智机器」。
根据你对觉知的传统定义,你或许会称「它」为潜意识、无意识或自我。
在某些方面来说,这些比喻是精确的。但是,在其他方面,你会看到,又并不完全相同。
重点:
透过我刚才对「心智仪」的描述,你会发现你自己内心已禁不住要将其与潜意识、无意识或自我等等概念相对照或者拼凑在一起。
在这个章节,我们要来看看「心智机器」究竟是什么,还有它的运作方式以及它是如何让那些积极与消极情绪的幻相看起来像是真实的。
重点:
我对「心智机器」的全部说法其实都是一种比喻,是用来表达这东西本身其难以被文字、想法、概念所精确定义的一种设计。
我就「心智机器」所使用的比喻以及模型是相当精确及有辅助性的,但请你们明白这些仍都只是一种方便的说法。
你可以花很多心力去争执讨论或是推翻这些比喻,但我请你先耐着性子别这样做。
我是可以写一整本书来专门介绍「心智机器」,或许不只一本,但我还是采用简短的说法让我们可以聚焦在我们真正的目的上。
所有的机器包括电脑,都必须根据规则、程式、公式运作,就以谷歌搜寻引擎做为例子。
谷歌搜寻引擎总是在那里等着人们去拜访及输入任何词汇,当你输入时,他会即时地观察你输入的内容,并快速的搜寻他的资料库,运行特定的程式及演算法,然后搜寻结果就会显示在银幕之上。
就像这样-输入(机器运作声…哔哔咻咻)>>>输出(快如闪电)。
完全的制式化与机械化。当然,谷歌搜寻结果的品质取决于本身资料库的完整性,程式的良窳以及演算法的细节。假如你输入了一个谷歌无法辨识的词汇,搜寻机制仍会运作,但它呈现的结果对你不会有任何帮助,请记得这一点,随后你就会知道这点的重要性。谷歌的数据资料库自建立以来,一直随着网路世界的万千变化在不停的成长。
只要有任何新的事物在网路世界出现了,谷歌就会找出它来并编列新的条目将其纳入资料库中,并且用程式及演算法加以分档和归类。那些在谷歌工作的家伙非常着迷于如何呈现最精确的搜寻结果,所以他们努力不懈的去修正改进谷歌的程式及演算法。
「心智机器」也是用那种方式运做。
「心智机器」自你出生后便一直都在观察你的人生,并将其所得之资料纳入资料库中,创造且储存你的规则及公式,不停修正程式及演算法。如同前述的谷歌,「心智机器」也是一样静静的在那等着,等着某事在你的《内在空间》或《故事空间》发生。当某事发生了,「心智机器」就以谷歌的搜寻机制模式来运作,然后将搜寻的结果丢出来让你感知到。
就像这样-输入(机器运作声…哔哔咻咻)>>>输出(快如闪电)。
完全的制式化与机械化。
然而,藉由此「心智机器」在观察《内在空间》或《故事空间》所发生的事件后所得出的结果其实是个情境-随着想法、情绪、感觉而编造的情境。为了便于讨论的目的,想像「心智机器」在观察到《内在空间》或《故事空间》发生某事之后,随即运作程式并试图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1.发生了什么事?
2.这有什么意义?
3.我要如何回应?
「心智机器」处理这些问题的方式就像谷歌一样,先是在它的资料库搜寻是否有相关的条目,假如它找到了相关的条目,再一次像谷歌一样,它会藉由分析这些条目以试图获得「最佳」解答。
在你的人生当中,「心智机器」一直在做的就是:
>观察在你《内在空间》、《故事空间》发生的事件。
>问上述的三个问题。
>根据资料库储存的资料以及程式与演算法计算后所得的讯息并来回
答上述的三个问题。
>将全部的事件及结果储存在不断扩展的资料库中。
>改善它的程式及演算法以变得越来越有效率。
>将事件发生之后的运作模式极尽可能的转化成自动驾驶模式。
重点:
若你能充分理解我在本书所说的,你将会有机会且有能力去减低《内在空间》运作的速度并看见「心智机器」的运作方式。
「心智机器」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它必须:
>将它所观察到的事件,拆解成一片片的段落。
>将每一片段落,用文字加以标签。
>将这些加工后的段落,再编造成一个故事。
>将这些段落,文字及故事储存在资料库中。
举例来说,当「心智机器」在《故事空间》观察到某些事物,它便将之区分并-贴上标签,像是椅子、车子、树、山及人群等等。当「心智机器」在《内在空间》观察到某些情绪,它便将之区分并-贴标签,像是生气、恐惧、沮丧、郁闷、幸福、兴奋及平静等等。
「心智机器」是随着你长大,就学习到更多。
「心智机器」会将每一件观察到的事物登录,并将其存放于资料库中。往后当「心智机器」若观察到某些事与储存在资料库中的事雷同时,就能立即回答那三个问题。反之,若「心智机器」无法自资料库中比对出相同
的资料时,将会大幅减低回应速度,并且像谷歌搜寻一样,呈现的结果将不精确也无助益。在你的一生之中,当「心智机器」遇到不存在其资料库的事件时,它便会进行这样的登录过程。所以,在你生命中的此刻,因你所经历《内在空间》许多次能量频率的变动都已经被「心智机器」所登录,故当你遇到某个状况时,「心智机器」先执行第一个问题,在用极快的速度找到相符合的数据后,在它告诉你这个状况的情节故事的同时,输出某个已被贴上名字的情绪。对于第二个问题「这有什么意义?」
「心智机器」必须自其资料库中找寻过往的参考资料及故事情节来决定这个已知事件的意义与重要性。
当「心智机器」问这些人、事、时、地、物在《故事空间》中的意义为何时,常会显得较为复杂。但当它问的是这情绪的意义为何时,就变得很简单。
当「心智机器」问的是这情绪的意义为何时,它会在积极-消极、愉快-痛苦、有益-有害之间做出主观的动态判断。
就如同它能以极快的速度输出一个带有名字的情绪,
「心智机器」也能以极高速度来判断这个情绪是积极-消极、愉快-痛苦、有益-有害。
就像这个流程图:
故事空间中的某一事件->产生某种情绪->这是
【生气】->这感觉不好。
就像谷歌做的事情一样,真的。
你觉知到「心智机器」的输出结果,并完全接受这个结果的真实性,如果你相信这个情绪就叫做生气、恐惧、沮丧或郁闷,那你就觉得这是不好的;如果你相信这个情绪就叫做幸福、兴奋、平静,那你就觉得这是好的。
除非你知道你可以不用如此,那这就只是个故事而已,一个幻象,一个心智上的魔术把戏。现在,这之中有个迷人的事除非你知道你可以不用如此,那这就只是个故事而已,一个幻象,一个心智上的魔术把戏。现在,这之中有个迷人的事…
在一种情绪的变动或是能量的振动之中,若其中并无杂质,即一个我称之为纯粹未经加工的体验,
并不会去宣称这是生气、郁闷、沮丧、幸福、平和、宁静。在一种情绪的变动或是能量的振动之中,若其中无杂质,这样的纯粹未经加工的体验,在我们提及负面情绪时,并不会告诉你这是不快的、有害的。
这类纯粹未经加工的情绪体验就只是其本身所是的(一种能量的变动或振动)即非好或坏亦非快乐或痛苦。
现在,很明显的,从反面来说也是真的。在纯粹未经加工的情绪体验之中,并不会宣称它自己是好的或是愉快的。所有的命名和判断都只是—用我偏好的说法—大谎言、幻象、以及被「心智机器」所产制的故事。
为了回答第三个问题,「我该如何回应?」
「心智机器」又必须从其资料库展开搜寻,受其第二个问题所指定的答案所引导,它将会搜寻所有资料库中的记录,过往所发生的全部事情,你已学到的对过往体验所下的所有结论,所有关于为了如何生存、成功、保持安全等等而创的规则及公式。接着,一个特定的行动会被选择而且你会注意到你已接纳这样的提案。正如你可以想像在上面这一整套过程完成后,有无限多种回应将会发生,然后,又是新的一轮开始,无止无尽。
当「心智机器」因为你还在长大,仍处于学习模式时,你对发生在《内在空间》的能量变动或振动的回应常是前后不一致的。但随着你的成长,「心智机器」已搜罗了够多的数据,精准的程式与演算法已经就定位了。
此后,不论何时,当「心智机器」观察到一个已经登录在其数据库的能量变动时,它开始哔咻的运作,然后说「哦!我知道这个,这是生气,这并不好;哦!我知道这个,这是平静,这个好」。
当这样的回应模式建立后,「心智机器」就会在自动导航模式下,一而再的指定相同的标签及意义并且采用相同的回应,我们甚至无法查觉到这些过程。
一旦这样的动态回应就定位了,我们就迷失了,这些被「心智机器」碎片化的能量变动及振动,被冠上各种名称,被评断,我们就把这些谎言、幻象、故事当成真的。
重点:
只要你相信真的有积极和消极的情绪,而其中积极的是好,消极的是坏,幸福则是属于那积极的其中之一,你就永远无法真正的幸福快乐。
永远!为什么?
只要「心智机器」中的程式采用划分的方式去把情绪切割成积极与消极,「心智机器」将会一直在背后运行,制造分裂,而你又告诉你自己,当你感觉到积极时就是快乐,你就会一直试着想要逃避那你称之为消极的。
重点:
事实上关于「纯粹未经加工的情绪体验是中立的」这句话,并不是一个想法或概念。唯有当你【如实的】去体验时,你才是【真的】在体验。
我刚才所提到的魔术戏法涉及了二个元素,这二个元素互依互存,不可区分。
1.能量本身的变动与振动频率—本身是纯粹而未经加工的体验。
2.「心智机器」对于纯粹未经加工的体验的评断所生的故事情节。
为了帮助你更加理解融会我所说的,我要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关于水的比喻。
当你在海、湖、河、溪或是玻璃杯中看见水时,你所见的就是水。
但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它实际是上是H2O,那表示水是由二个氢分子,一个氧分子所组成,当它们结合在一起,它们成为新的物质—水。
若你能将水分离成分子来看,它们是氢分子及氧分子,而不是水,但它们结合在一起时,就变成了水,原来分开的二种分子不复见了,而你用各种方式去实际体验到的,就是水。
现在,让我们将这个比喻带入到我们的情绪体验之中。
我们的情绪体验是《内在空间》的能量以一种特定的频率振动而显现—那纯粹而未经加工的体验。
就把这个纯粹而未经加工的体验视为是比喻中的一个氧分子,而「心智机器」是比喻中的二个氢分子,当「心智机器」
对纯粹而未经加工的体验加以评断、冠名、并开始编造故事情节时,就如同二个氢分子开始与一个氧分子结合,因此,当你感觉到积极的情绪并被你视为是好的又或者是消极的情绪并被你视为是坏的,那种感觉就如同你把二种分子结合在一起变成水,最终你体验到的就是水而不是分子。回到刚才我说的水的比喻之中,若你能将水自分子层面分开,你将会看到二种分子,而不是水。相同的,若你能分离那些被你称为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你也将会看到二种元素,或者更进一步的,从最开始就阻断了二者的结合,那么你就会直接体验到那纯粹未经加工的体验它自身,也就是-真实的快乐。
好的,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心智机器」以实际行动来干涉情绪的具体例子,我所举的这些例子,也许你本身并未实际经历过,但不论你是否有这样的经验,透过详细的说明你都能得到很大的帮助。
我要采取一些有创造性的自由来举例说明这件事情的关键点,所以当你的「心智机器」在背后发出声音告诉你别把这些例子当真时,毋须担心。
第一步是有某些事发生在《故事空间》,在这个首例中就请各位想像有一对夫妻正在一个派对场合的厨房当中,妻子发现他的老公正在注视着一个金发的俏妞,而她的老公脸上也出现了不寻常的表情。妻子的「心智机器」开工了,开始了第一个问题,「发生了什么事」,而答案很简单,我的老公正在注视着一个极有吸引力的金发小俏妞—透过快如闪电的处理速度还有机械化的制式反应。
第二个问题,「这有什么意义?」,「心智机器」在扫瞄了资料库之后罗列了一张可能性清单如下:
>他对我不再感兴趣了吗?
>他被她勾引了吗?
>他们正在搞暧眛吗?
>他们将会搞暧眛吗?
>我的地位岌岌可危了吗?
当「心智机器」扫瞄资料库后,对于上述问题的答案有了许多可能的解答,这些答案及其可能性均是根据资料库登录的资料所决定的。如果,他们的婚姻很稳固,那么答案会落在某些特定的可能性之中,又如果,她的老公曾经有出轨的纪录或者是妻子之前就曾经怀疑过老公,那么答案也会落在某些特定的可能性之中。
经过「心智机器」的运作,一个特定的答案出现了,在我们这个案例中,就以「我怀疑他们可能已经有一腿了」做为答案。
当这个答案决定后,在《内在空间》情绪能量的变动将开始朝着某一方并以某一种特定的频率振动。
在这个能量频率调整的过程之中,意味着能量运动藉由特定的速度及不同的强度来表达其自身的影响范围。能量的强度是受到「心智机器」的资料库所储存的内容及运作的程式与演算法所决定。而后,这个特定的能量频率会被冠以一个名称。根据资料库所登录及储存的内容,它可能会是生气、恐惧或妒忌。最终被选定的名称仍是根据「心智机器」资料库的内容及程式与演算法的计算-参照过去的经验。
在这个例子,我们就用妒忌。由于这个故事情节是很激烈的,这意味着这位妻子身处于失去丈夫的危险之中,可以想见在《内在空间》中,能量运作的频率是非常快速及强烈的。
「心智机器」会察觉到来自《内在空间》由妒忌发出的强烈振动频率,并做出评断,「这是不好的」,而妻子则会亳无疑问的接受并相信她就是一个【妒忌】的女人,而这个【坏】的感受就是她真实的情绪状态。
碰~~~~~魔术的戏法就是这样搞定的,比一眨眼的时间还快。
《故事空间》中所显现的事件,经由「心智机器」赋予的涵意未必与真实的状况相符,在我们举的例子中,丈夫也许有但也可能并没有跟金发小俏妞有一腿,也可能是丈夫真的有感觉或者可能是根本连兴趣也没有,但这些都不是「心智机器」所在乎的。内在能量的波动一旦开始了,它就会持续的进行下去,持续的朝某个振动频率调整,持续的对不同的情绪加以命名并且评断,然后你就会被说服接受「心智机器」告诉你关于这个事件的故事情节所带来的感受。
【真相】是-那其实并不是什么妒忌,而只是一种《内在空间》发生的能量波动,妒忌只是后制加上的名称。如果没有「心智机器」编造的故事情节,那么就无关乎是好或坏,那就只是它原本所是的。你要称呼它是中立的或者是愉快的,都无关紧要。
重点:
最终,当你体验到「真实的幸福」的时候,你将能对所有能量的波动及振动保持开放及愉快的心情。
「我该如何回应?」这最后一个问题,也将会被迅速的提出和解答,然后在《故事空间》所显现的反应最终会成为你采纳的行动方案。接着因为所采取的行动方案而发生的事件又会被「心智机器」所观察到,然后在
《内在空间》与《故事空间》又会上演同样的三个问题、新的故事编造,循环不息。
让我们换个例子看看,想像一下,当你开着车子,突然有个人闯红灯并以高速向你行驶而来,此时「心智机器」的第一个问题「发生了什么事?」,随即答案浮现,「一辆车闯红灯开过来了」;紧接着第二个问题「这有什么意义?」,答案可能是「这很危险,我的安全堪虑」,一旦事件被定义之后,内在的能量波动便会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并调整到一个特定的频率。由于这个故事情节实在很刺激,毕竟这关系到你的存亡,所以你《内在空间》想必也是波涛汹涌。
「心智机器」又一次开始问三个问题来处理它所观察到的内在能量频率变化
「发生什么事了?」>>>「这个频率波动代表的是恐惧,我怕死了」
「我该如何回应?」>>>「我最好用个紧急煞车或是大转弯来自保」。
这样问答过程我能一直举出不同的例子,但我认为你知道我的意思了。如果你想透过影片知道更多关于这类例子的详情,我的网站有个连结能提供给你:http://www.happinessbook.com/video-examples/。
目前为此,总结一下我们所发现的:
1.内在能量的波动开始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进行并且调整到一个特定的频率都是为了回应《故事空间》所发生的事。
2.这个能量的波动就是纯粹原生的体验。
3.不需要为这个纯粹原生的体验加上任何名称。
4.当然这个体验本身也与坏、错、不舒服等并不相干。
5.纯粹原生的体验就只是它本身。
6.「心智机器」观察到纯粹原生的体验。
7.「心智机器」总是会对纯粹原生的体验加上名称并创造故事情节加以评断。
8.我们总是把这些故事当成是真的。
重点:
纯粹原生的体验一开始显现时的状态就是纯粹而原生的,直到「心智机器」劫持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加工。
你觉得如果把故事跟纯粹原生的经验分开后会发生什么事?
你觉得如果「心智机器」停止运作时会发生什么事?
你觉得如果一开始就不把纯粹原生的体验跟命名或是带有评断眼光的故事绑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事?
内在情绪能量的波动及振动持续以无限多种可能的方式变化着以回应《故事空间》所发生的事件。
你将会感知到这全部的变化
你将会欢迎这全部的变化
你将会欢迎并感谢这全部的变化
没有命名、标签、评断有的只是纯粹原生的体验,而那就是…【真实的幸福快乐】
我只是实话实说我的意思是,你将会体验到全部的波动和频率,但你的心智中不再有命名、标签、评断,只有纯粹原生的体验。
重点:
这确实就是我以及其他世界各地的朋友在此时此刻所感受的情绪。
愤怒、沮丧、悲伤、抑郁、恐惧、平和、兴奋,甚至是「幸福」都消融成…【真正的幸福】
所有的情绪都融合成一个欣然接受的流,这可比我之前用过的例子,像是云霄飞车、优秀的小说、伟大的电影都更加不凡啊。这是真的。这是可实作的。这是你也可做得到的。
你已经在看小说,看电影,欣赏体育赛事,享受游乐园的游乐设施等等的时候经历过了。
现在开始就对所有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进行这样的体验。
我在这边所谈的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力才能理解。
让我们把这一点说得非常清楚。若仅仅只是在字面上了解到纯粹原生体验和评断性质故事的结合,还有消极与积极情绪并不存在,这对你并没有任何帮助。
我要表达的是,请你自己去观察这整件事,并亲身去体验这件事,了解到这件事本身的真实性。只要你真的去做了,不快乐的游戏就GameOver了,你将能从无止尽的追逐游戏中脱身。
假设
「真实的幸福是只体验纯粹原生的情绪而不带有任何心智仪所编造的评断故事」确实就是那个秘诀的话,我猜接下来那个价值连城的问题
是…我要怎样才能做到?
请继续观看《真相病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