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个视频,深受感触:
一位妈妈含辛茹苦的把儿子养大,儿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每份工作干不到一个月就辞职,他总是抱怨工作太累太苦,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还要受同事老板的气。
后来他干脆辞职在家,由工资本来就不高的妈妈养着,自己天天家里玩游戏。妈妈劝导他,他反而振振有词地说:“你不能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
看后唏嘘不已!的确,“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很多父母从小害怕孩子吃苦,让孩子过着娇生惯养的生活。殊不知,过度的惯养会让孩子长大后无法承受压力,缺乏责任感,独立能力不足,甚至可能成为“白眼狼”。
聪明的父母,在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应让孩子体验生活的不易,培养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这样的孩子才能更懂得珍惜生活,将来才不致于受社会的毒打和苦难。
我们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时,常常会发现自己曾经经历过很多困难和挫折,而这些经历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感激和珍惜生活。俗话说:吃过苦的孩子才会懂得珍惜生活。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困苦的时刻。例如,一些孩子在童年时期可能会经历家庭贫困、家务繁重、父母外出打工的长年分离、父母离异等等。这些经历会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艰辛,让他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比如,一些孩子会更加努力学习,争取拥有更好的未来;或者会更加关心家人,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还有一些孩子,可能某些方面的原因,会遇到学习困难,无法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这些孩子会更加努力和珍惜学习的机会,笨鸟先飞,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并实现人生逆袭。
吃苦能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快速适应环境,并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当遇到困难时,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依靠别人的帮助。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把孩子当成成年人一样对待,而不是将孩子当成小婴儿或者是依赖成人来照顾的小孩子。
除了个人的成长经历,社会也经历过各种艰难困苦。过去战争年代,缺衣少吃,现在我们又面临学习或者工作压力。苦是我们每个人的难兄难弟。让孩子吃苦是帮助他们培养出坚韧、耐心和适应能力,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更从容面对挑战和困难。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4045/983df6f281f436e1.jpeg)
下面这些方法,父母可以积极的锻炼孩子:
1、孩子1-2岁后,自己吃零食、水果的垃圾,让他自己仍到垃圾桶。
2、孩子到了3岁,出门的时候让他帮你提东西,我儿子就非常乐意帮我提袋子。
3、孩子4-5岁后,可以让孩子参与简单的家务活动,例如收拾碗筷、整理书架等。
4、孩子到了5-6岁,可以让孩子帮忙擦桌子、摘菜,整理自己的房间。
5、孩子7-8岁,可以让孩子买菜、做饭,还可以帮父母刷马桶、拖地、洗碗等粗活重活。
6、孩子15岁左右,可以让孩子假期去外面打工。
7、孩子上学后,控制每日的零花钱,管理自己的生活费。
8、坚持每天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户外运动。
我会长期分享家教育儿类的知识和好物,欢迎“收藏+点赞+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