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是一幅纸本文物,它穿梭了千年的光阴,见证了朝代的更迭,经历过火灾的洗礼,甚至曾流转至日本,好在现在已经回归祖国,被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和《寒食帖》相比,它的作者苏轼的命运就要坎坷一些了。
苏轼本人,不仅才华横溢,人还接地气,身兼文学家、园艺师、美食家等数职。用现在的话形容,就是热爱生活的文艺青年,多才多艺,又牛逼的大神级知识博主!
当年21岁的苏轼中了进士,又因文采出众,受到了当时的文坛巨匠欧阳修的赏识,年少成名,一时间风光无数,名满京城。就当这个天之骄子进军官场,要将满腔热血化为实物,报效祖国的时候,天妒英才,苏轼遇到了他命运中的两道劫。
第一个是,四年后,即苏轼25岁的时候,父亲苏洵病逝,按照当时的官场制度,苏轼和弟弟苏澈都要回乡守孝三年。
三年,可以发生很多事,例如王安石的变法,在宋神宗的认可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例如苏轼仕途的贵人欧阳修,因反对变法,被排挤出京,离开宋朝的政治中心。
等苏轼守孝期满归来,他已不是当年那炙手可热的新贵,仕途之路也不像当年一样顺遂了。融不进,不强留,文人也是有傲骨的,苏轼“自请离京”,去了杭州、湖州等地做官,不能白费了一身才华,换个地方继续报效国家。
要说做官,苏轼不是纸上谈兵的花架子,他是个实干家。在湖州任职期间,做了很多利于百姓的事,政绩斐然。
工作做得好,肯定要让上级知道呀。在公元1079年,42岁的苏轼写了《湖州谢上表》,给当时宋朝的一把手--宋神宗,进行工作汇报。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是这份表政绩的例行公文,让苏轼捅了马蜂窝!
因为文采斐然的苏轼,在工作汇报中融入了自己真情实感,甚至忍不住说了几句牢骚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大概意思就是表明他对新法的变革有所不满。
可是当时新法变革的主导人,已经从王安石变成了宋神宗,苏轼的这番牢骚,相当于工作汇报中,直接啪啪打脸大老板,宋神宗本人的恼火程度可想而知。再加上一些维护新法官员的推波助澜,爱国爱民的苏轼锒铛入狱。
支持新法的官员,到处搜罗证据,差点促成了这宗“文字狱”,让苏轼冤死狱中。不过一个文章、政绩都不错的人,一定会有人愿意帮助他。
自苏轼入狱以后,除了他的绝世好弟弟苏澈,四处奔波游走为他求情以外,他的政敌王安石,还有其他好友,都在为他求情,甚至当时的曹太后,也亲自下场,找宋神宗打感情牌,请他放了苏轼。
再加上宋朝有祖训,不能杀士大夫。多方力保之下,苏轼在被关押一百多天以后,终于捡回了一条命,被释放了。只是一众与他有书信往来的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罚款。不过能用钱解决的事,那都不叫事儿!
西汉时有一大群乌鸦,常年聚集在御史台院内一颗大柏树上,御史台从此得名乌台。审理苏轼的是御史台,因此这又被称为“乌台诗案”,也算是苏轼生命中的第二道劫。
虽然命保住了,但仕途肯定没指望了,两个月以后苏轼被贬去了黄州。《寒食帖》就是在他被贬到黄州的第三年写下的。
当天凄风苦雨,仿佛天上的神灵,也在为这命运不济的才子而叹息。因为是寒食节,所以连口热饭也吃不上,苏轼忍不住感慨,自己就像春秋时的介子推一样,虽为忠臣,但却无法发挥才干。
灵魂和身体的多重打击,让这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也忍不住悲怆“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你哭穷途,死灰吹不尽。”被朝廷抛弃,又回不了家,宝宝心里苦呀!
虽然《寒食帖》的背后有着一个悲伤的故事,但它在我们这些后人看来,却是至宝。失意人的满腔感慨和悲愤,化为起伏跌宕的文字,落在那薄薄的纸笺上,孤独惆怅。
让观看者惋惜苏轼官运的同时,也忍不住惊叹,他人字合一的高超境界。
《国宝来了》---寒食帖
Tips:祸从口出,没事不要瞎吐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