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无论是面对征地拆迁、禁养关停还是环保关停,只要产生争议纠纷,越来越多的当事人都开始选择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但在这之前,因受社会大环境所影响当事人一般会选择通过人脉关系进行疏通,待人脉关系也解决不了纠纷时才会选择走法律程序。这样就会造成一个非常关键的法律风险点,即可能错过诉讼或复议的期限。吴少博律师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征迁、关停纠纷中几点关键的法律维权期限。
首先,因不履行法定职责产生或不完全履行法定职责而产生纠纷的维权期限。
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即一般情况下,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期限为2个月。遇到紧急情况的,不受此限制。
如在征收拆迁或者环保关停案件中,一般均会涉及到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补偿的程序,有的当事人很着急,脱了太久才寻求法律救济,损失已经不断在扩大。而这时,政府机关一般会在两个月的最后几天做出或不作出是否履行的答复。面对此种情形,当事人接下来就会选择提起履职诉讼,一审、二审下来又是一段时间。这样算下来,当事人最终能够顺利获得补偿的时间就会很长。因此,需要提醒广大被征迁或关停人,如若遇到关停、拆迁,感到政府机关就补偿问题推脱时就应该考虑及时选择走法律程序解决,毕竟纠纷双方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不能让政府牵着走,从而拉长获得补偿的时间。
其次,复议与诉讼的选择及期限规定。
依据《行政诉讼法》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当事人有权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不经过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例外的是,如果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须先复议,后起诉,不能自由选择。即法律规定的复议前置情形。
行政诉讼:010-61057018
第一种,先复议,后起诉。选择这个顺序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应当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里的十五日非常重要,不能因疏忽而错过起诉期限。
第二种,直接起诉,即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里只既知道行政行为的具体内容,又被告知六个月的法律救济期限。如果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而未被告知诉权的,依据2018年实施的行诉法解释,应当适用一年的起诉期限。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已经提起诉讼的,不能再复议了。如果对某一行政争议提起诉讼的,一旦法院受理,无论法院是否已经作出判决,当事人都不得再就同一争议申请行政复议。
2、已经申请复议的,诉讼暂缓。
当事人如果就同一争议同时提起行政诉讼又申请行政复议的,应由先受理的机关管辖;如果两机关同时受理的,则由当事人任选其一。如当事人已经申请行政复议的,则在复议期间不得再就同一争议向法院起诉;只有在复议决定作出之后,或复议期限届满之后,或当事人撤回复议申请之后,才能就该争议向法院起诉。
总结:吴少博律师团提醒:抓住维权期限甚为重要,不要过了期限再想起维权,这样只会拉长维权期限,增加维权难度。
在面临征收拆迁或者企业环保关停案件,您是否也遇到因超过诉讼时效,而使得维权变得难上加难呢?可在屏幕下方给我们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