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学》第61课

《大学》第61课

作者: Ann_ma | 来源:发表于2022-06-17 12:55 被阅读0次

学习内容:

1,学习如何才能让财富永不匮乏?

【原文】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shí]之者寡,为[wéi]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是说国家如果没有游手好闲的人,如果人人都从事生产,那么就是【生之者众】;

朝廷里没有闲置没有吃白饭的,那么就是【食之者寡】;

生产按照时节及时地去耕种和收获,不要拖延不要干扰,这就叫【为之者疾】;

要节俭,量入为出,这就叫【用之者舒】。

做到了这样4点,财富就会永远不匮乏。

如果是从字面上来理解,其实并不难,好像就是在说一个【开源节流】的道理。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会发现,虽然有些人一辈子看起来也是勤俭节约,有一些企业也是一直在做着开源节流这样的事情,但是却好像没有取得很理想的效果,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看在公元1776年的时候,美国建国的同一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了著名的《国富论》。

在亚当斯密之前,各国奉行的都是【重商主义】的思想,认为国家的财富只有一种,那就是黄金白银,所以就要尽可能地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把黄金白银都留在国内。

亚当斯密认为金银不是财富,【劳动】才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劳动是财富之源】,这样一个耳目一新的思想开始流传天下之后,人们的创造力和能动力都得到了更充分的开发,这也奠定了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

那为什么说劳动是财富之源呢?

因为劳动的【本质】是做出贡献。而贡献的本质是【创造价值】。

只有不断地创造价值,财富才能源源不断。

而创造的价值越大,财富就越多。

所以《大学》教诲我们的“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他不是在简单地讲一个开源节流的道理,而是在教诲我们无论是身处什么样的岗位上,都要去做出【更大的贡献】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呢?

在我们工作当中有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场景,有的员工他辛苦忙活了一整天,做了一张报表,但在提交上来之后,领导却发现从这张表上就能看出来,

第一,这位员工他没有理解领导的意图,不知道领导的要求是什么;

第二,他的这一张表本身可能就不符合标准。

我们看这样的劳动虽然是辛苦了一天,但是真的有价值吗?

当然没有,而是一种【浪费】!

这就是因为她没明白自己的这份工作是在【为谁服务】。

所以说价值的【本质特征】,是能够去【利益】自己、他人和社会。

能够满足他人的【需要】,解决社会的【痛点】,进一步还能实现和放大自己的【人生价值】。

用《大学》的话来讲就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所以说基于【社会痛点】满足他人【需求】,放大【人生价值】,【一份贡献一份回报】,这才是【生财有大道】。

所以,我们与其是紧紧地盯着眼前的这三五颗豆子的得失,不如扣问一下自己,我们是否创造了足够的【价值】呢?

我们是否在企业当中营造了一个【人人做贡献、人人有价值】的氛围和体系呢?

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三个要点】:

第一,财富源于贡献;

第二,与人生规律正相吻合的努力才叫做贡献;

第三,要走大道、做大贡献、获大财富。

2,本周分享的主题是【战略一年】。

【战略一年】包括春、夏、秋、冬四大模块。

【战略十年】帮我们找对了路,【战略一年】助力我们向前跑。

在攀登一座高峰的路途中,会遇到纷繁复杂的难题,会经历千变万化的境遇,可能就会出现不坚定,不相信,不成长等等问题,以至于我们无法抵达10年画卷。

事实上世界看起来纷繁复杂千变万化,但其【变化的规律】永远不变。

把那些千变万化的场景归结起来,大体就是人生和事业的【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如何度过?

如何做出战略选择持续成长呢?

周一,讲春天——敢于成长,

周二,讲夏天——敢于耕耘,

周三,讲秋天——敢于胜利,

周四,讲冬天——敢于冬藏,

周五,下一个春天——不变的规律。

敢于成长,敢于耕耘,敢于胜利,敢于冬藏,都是【战略性选择】。

3,今天讲春天,敢于成长。

当调到新岗位,来了个新领导,或者发明了一项创新技术,这都是【职业的春天】,这个时候你是否会选择破土而出敢于成长呢?

是否拥有此时不搏何时搏的战略雄心?

近期一位同仁带领团队研发出了一项世界领先技术,能够满足终端消费者对品质的强烈渴求,所以他面临着一个大好机会。

但问题来了,他以往都是服务B端客户,是产业链上的供应商,所以即便掌握了领先技术,他却十分的犹豫,说:“之前自己就是个供应商,从没直达过客户,现在跨入市场,客户会买账吗?自己就是个小企业,怎么能跟大企业竞争呢?人家行业龙头都是几百亿的规模,我加入竞争我行吗?”

就在他纠结之际听到了一个故事,入进了他的心里。

这是一个心理学上的经典故事:

马戏团里有一头大象可以举起几百公斤的重物,可是当表演结束训兽师只用一根细细的绳子,就把大象牵走了,拴在了一个小小的木桩上。

人们很奇怪,就问驯兽师:“这么细的绳子怎么可能拴住大象呢?稍微一使劲儿就会挣脱了。”

驯兽师说:“在大象很小的时候,我就是用这根绳子拴着它,它是小象的时候确实拼命挣扎过,但无济于事。所以他坚定地相信,他是不可能挣脱绳子的束缚的,后来小象长成大象,他仍然坚信自己挣脱不了细绳,事实上他已经有了力气,但再也不敢去尝试了。

所以一根细细的绳子就可以一直拴着大象。

大家是否也像大象一样被捆住了呢?

拴住大象的是那根细细的【绳子】吗?

不是的,是【我不行】。【我不行】的坚定认知。

想想一个技术员成为副总,一亿企业成为百亿,这太恐怖了,我怎么可以这么厉害呢?企业怎么能那么大呢?所以没有任何人规定你不行,就像小象一样是自己【不在尝试】,选择了【听命于人】。

在夹缝中生存,这都不是别人逼迫,是【自己的选择】。

听到这里这位同仁心头一颤。他说:”这番话真是说到我心坎上了,想想自己做事业十几年就是不断给自己设限,做出成绩也不敢往前走。有了领先技术仍然不敢主动出击,本质上就是自己【不敢成长】。“

怎么不可以?

怎么就不行?

怎么就不可能呢?

下面我们分享给一句【肺腑之言】,

这一句肺腑之言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这是讲给普通百姓听的。阳明先生龙场悟道揭示的人生真相【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句话不是讲给圣人听的,是讲给百姓听的,讲给你我听的。

因为圣人原本就知道,而百姓不知道,总是给自己【设限】,思维停留在小时候。

小时候我们无法掌控生命,因而有很多不可能,但是现在谁能限制你呢?

自我设限一次次错失成长机会,正如刚刚提到的同仁,此前他是供应商,但没有人限制你永远做供应商。

今天难得有机会,当我们听到终端消费者无声地渴望,而且当下有能力有机会利益更多人,这是就是要突围并占领高地,一定不能客气,否则就是懦弱。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去掉心上捆缚自己的知见,在春天里面对机会一定不能客气,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实践作业: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像小象一样被细绳捆缚了呢?[疑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第61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th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