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思想家胡适先生曾说:“沈从文是中国蕞好的小说家。”
张兆和闻言,嗤之以鼻。也正是那天,沈从文在胡适的办公室对张兆和一见钟情,并为其写下无数封炽热的情书。两人开始了一段令世人羡慕的旷世情缘。
情到浓时,沈从文写到:“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这句打动张兆和芳心,并被世人传诵至今的经典告白,出自沈从文的散文集《想念往往不是刻意的》开篇之《由达园致张兆和》。
《想念往往不是刻意的》这部散文集收录了沈从文先生的36篇佳作。其中包括:爱情、友情、故乡,以及对儿时的回忆过往。
36篇散文,36段尘封往事,串联成一场关于人生的纪录片。
沈从文是“贵子”,但他的家族并不是“寒门”,反倒十分殷实。回顾沈从文的一生,可谓极上苍怜爱于一身。
幼年时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少年时期,聪慧过人,虽频频逃学,却始终是班里的学霸;与一见钟情的女子携手一生,两人之间情谊绵绵的书信往来,更是堪称一段佳话。
像巴金、徐志摩、朱自清等文学大佬占据了沈从文朋友圈中的半壁江山。
与张兆和相恋时,他写下:“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
沈从文踏上回家的探亲之路时,恰逢抗战时期,全国上下硝烟一片。与恋人告别后,他一路坐船辗转半月,才抵达日思夜想的故乡。
途中,他成日成夜为张兆和写信。而她每天醒来第一件事,不是梳洗,而是提笔为远方的恋人回信。
那时,书信远车马慢。一对相爱之人,每天必做之事是将满腹的相思寄托于纸上,再计算着对方收信的日子,想着那时的他在哪里,又在做些什么。
他的信既是让她放心的平安符,又是一篇篇风景秀丽的湘西游记。
多年前,因为《边城》与沈老结缘,也第一次因为一部小说想去湘西去看看,坐坐那里的渡船,登上吊脚楼,观赏端午的赛龙舟;
多年后,因为《想念往往不是刻意的》,心中再次泛起对湘西的向往之情。
一个人蕞幸福的事情莫过于从事一份喜欢的职业,有相爱之人陪伴在身边,与三五好友把酒言欢。沈从文既是这样一位幸福的人儿,一生追逐内心感受,对爱人深情款款,对朋友情真意切。
1931年,徐志摩乘坐飞机至济南时,不幸坠机。沈从文立即赶到失事现场,帮忙处理后事。然而,三年后,他才走出朋友离世的阴霾。
于是,用一篇《三年前的十一月二十二日》的散文,回顾了故友离世的悲壮场面,以及对故友的悼念之情。
50年后,他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演讲时,探望一位老友,并在《友情》中,再次追忆徐志摩事故当天的点滴,对好友的不幸离世再次感到惋惜难过。
正如这本散文集的名字《想念往往不是刻意的》,有时,无论对家乡,对恋人,亦或对故友,那份来自心底的思念,从未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停止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