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求助:
我们孩子总是担心自己发烧,每天让我摸他很多次有没有发烧。我问他担心什么,为什么那么担心,他说不知道。我们从初一到现在一直没有出过门,他爸爸偶尔出门买菜、倒垃圾也是戴口罩,戴手套,回家就洗手,很少接触人,应该不会被传染。
会担心是很正常的,但像他这样担心,就过头了。带他看有关微信好像也没什么用。让他做作业,看书,看喜剧,都是暂时转移注意力,他还是会时不时地让我摸摸他的额头。
这个怎么引导比较好呢
心理老师回应
首先,妈妈或爸爸觉察自己见到孩子经常性担心自己发烧是什么心情?自己是否也焦虑紧张不安?
然后,去探索此刻相伴身体上有什么感觉,如是否有心脏紧缩?眉头紧锁?或身体某处有紧绷感?仔细体会这种身心感觉,便是初步接纳,疏导家长自己的焦虑担心。
接着把这些身体,心理感觉进一步疏导出来。如可以画出来这种感觉,或对垃圾桶撕碎一张纸或向情绪稳定的家人细细倾诉这种身心感受。简之,家长先觉察自己的焦虑不安,接纳,并疏导之。
第二步,接纳疏导孩子的焦虑情绪。忌否定孩子的情绪:有什么好害怕的?真胆小。情绪是人生命力体现,真实反应,没有对错。情绪只有被接纳了,才能被平息。行为或想法才分对错。
家长继续求助:
作为家长,我自己也会受他影响,但更多的是心烦,因为好像疏导没有用。可能方法不对。也可能是没有接纳,觉得这种过分的担心是多余的。
心理老师回应
可以觉察到自己的心烦,能意识到去调整方法,已经很珍贵了。
家长:
嗯,谢谢老师,我来用用您的方法。
我很多时候其实是能觉知到自己的烦躁的,也知道应该多给予他情感支持,但好像大脑和嘴巴都控制不住,要说他。我在想是不是更年期快到了。可能也是压力大。在家又是孩子又是工作,不像正常上班,可以在单位专心处理工作。在家啥都得顾着,小的缠着要陪,大的学习也要过问、督促,工作也不能不做,总有哪边都顾不好的沮丧感。孩子再老担心这担心那,就没有耐心了。
心理老师回应:
是的,多数家长在复工期会会遇见这种情况,产生烦躁再所难免。可以用以上方法试试。若实在有困难,可以寻求专业心理支持,陪伴你一起进行专业心理疏导。把自己先整理好情绪稳定是帮助孩子的前提条件。
进行情绪管理绝非一下就解决,你可以觉察到己是珍贵喔。对自己要有耐心,慢慢来。
从后知后觉,到当知当觉,先知先觉需要时间。且这中间还有原生家庭形成的心理情结,夫妻关系形成的隔膜误解,需要去慢慢探索,疗愈,疏导。
家长回应:
我来试试啊。谢谢鼓励[愉快][拥抱]
心理老师回应
家长先做好定海深针情绪稳定。家长情绪是海洋,孩子是里边的小鱼。家长是树根,孩子是果实,树根不稳,孩子精气神也就紊乱。家长也可以在心理默念:我看见自己心烦了,我可以心烦,心烦是被允许的,我在这陪着我自己,然后给自己一个拥抱。
待家长情绪稳定后,可以陪伴疏导孩子的情绪了。
家长困惑
那接下来如何疏导孩子的担心呢?
心理老师回应
可以用上述家长自我疏导方法,也可以用以下有趣一些方法:叙事故事法。
家长带上好奇,放空,耐心,爱心:
一.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不被打扰的空间。选择一个孩子喜欢的玩具:玩偶,或一支笔,一张纸都行。来代表担心发烧。
二.抱着孩子,或拉着孩子的手,与代表担心发烧的玩偶进行对话,你好奇耐心地问,让孩子回答。
家长用柔和的语调问:
1.你好呀,担心发烧。我看见你了。(让孩子也这样说,去给这个玩偶打招呼问好,目的:初步接纳情绪,外化情绪,孩子不等于问题情绪,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和尊严)
2.你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身边的呢?第一次出来在什么时候?你一般什么时候出来呢?是在看新闻时?爸爸从外面回来?还是其他什么时候?还有呢?(目的:发现引起孩子担心发烧的具体情况,家长以后就尽量减少引起孩子担心害怕的外部条件)
3.你出来是想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告诉我们要注意卫生吗?还是要告诉我们要珍惜活着?还是说要加强运动?(目的:发现孩子担心的积极意义,促进接纳情绪)
4在孩子初步接纳担心发烧后,让孩子给这个代表担心发烧的玩偶起个名字,如爱捣乱的小猴子,粘粘虫都可以。还可以与这个小猴子握手拥抱(目的:进一步把问题和孩子分开,让孩子有力量感。)
5.你好,小猴子,你什么情况会长大,什么时候变小,什么时候会消失?(目的:发现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不担心或少担心)你需要我,爸,妈分别做什么支持?需要被我们一家人怎么照顾呢?(目的:给孩子他想要的具体的支持)
最后,根据这些与孩子做相应行动具体支持。
注意以上的对话顺序可以打乱相机而问。核心原则是把担心害怕发烧这个问题和孩子区分开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力量。家长和孩子共同合作,寻找孩子,不怎么担心发烧或者是不担心发烧的例外事件,从中找到成功应对担心发烧的具体的成功方法。从小朋友自己的亲身经历当中去寻找这些成功的资源。你试试看。
你们可以的,多去尝试,给自己和孩子一些耐心和鼓励。
家长回应
谢谢老师的详细指点,开心。觉得有方法可循,也觉得自己还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