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东山岛上有关黄道周的史迹

东山岛上有关黄道周的史迹

作者: 张哲民 | 来源:发表于2018-09-04 23:22 被阅读125次

        黄道周家乡东山岛上留有很多黄道周的宝贵遗迹,历代东山人十分敬仰黄道周,民间也形成很多崇拜他的习俗,以及与他相关的史迹。

        云山石室。在东门屿一个山坡,有三四块巨石对立倚靠,形成两个石洞,石壁上题刻“云山石室”,这里就是黄道周小时候的读书处。乾隆十六年(1751),福建巡抚潘思渠在云山石室前立下一块牌坊,横额正面镌“黄道周先生读书处”,背面镌“高山仰止”,牌坊柱联:“仰止高山已表儒林首出,溯游学海群推道岸先登”,对黄道周的品学和历史贡献给予高度的评价。 

  鹰嘴岩石斋。距云山石室不远,有一块巨石形象苍鹰,唯妙唯俏,苍鹰腹部有一个天然石洞,这是黄道周在东门屿读书时的卧室。民国4年(1915),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到铜山巡视,专门到东门屿瞻仰黄道周读书处,并在鹰嘴岩这里题下“石斋”两个大字及“先生节义,照耀古今。石室荒凉,仅存遗址。鱼跃鸢飞,具见大道。谨署二字,以诏后人”一文,由衷赞叹黄道周的忠义精神。

        铜山三忠臣石刻。黄道周就义两年后,永历戊子年秋天(1648),路振飞到铜山,他感动于黄道周、陈瑸、陈士奇三位东山乡贤的忠君爱国,便在铜山风动石上题写“铜山三忠臣”五个大字,并在左侧留下三位忠臣的名字以及自己的落款,弘扬黄道周等人的精忠义节。路振飞和黄道周同样是精忠报国英雄。1645年,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自立,封路振飞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路振飞上任仅两个多月,清军即攻破仙霞关。唐王败走汀州,路振飞因事未能及时跟随。1648年秋天,路振飞率领部队坐战船准备去广东,经过厦门、铜山等海岛,于是留下“铜山三忠臣”石刻。第二年,路振飞在途中染病身亡。遗憾的是文革期间,“铜山三忠臣”被铲掉,上世纪七十年代,才补刻上本县书法家沈振东题书的“铜山风动石”。     

  贵子石。离风动石不远,有一巨石名曰“贵子石”,其上有道光十七年(1837),漳州郡守西蜀人童宗颜题写的“明黄石斋先生故里”,也称“故里石”,乡贤马兆麟《东山十八景》有“故里放生三贵子”一景,三贵子即指黄道周、陈瑸、陈士奇三人。

        黄道周纪念馆。1985年东山县举行黄道周诞辰400周年纪念活动,就于原崇文书院旧址上奠基开建黄道周纪念馆,1988年竣工开馆,大门的门匾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题写“黄道周纪念馆”,馆内拜台上立黄道周塑像,中堂有刘海粟题写的匾额“节义千秋”,石柱上镌有黄典诚和陈寿祺教授所撰对联,陈寿祺对联:“浩然正气直与文山同壮烈,卓尔奇才长教左海焕光芒”;黄典诚对联:“收局文山气节冰霜千古烈,行吟屈子辞章风骨一家雄。”1996年纪念馆设黄道周史迹展,共有黄道周生平、少年时期黄道周、黄道周政治生涯、黄道周讲学授业活 动以及历代黄道周研究成果和评价等五个部分。

        宝智寺黄道周手迹。宝智寺原为祝圣习仪所,后祀天尊,改称“天尊堂”。明成化三年(1467年)圆球和尚始建保安堂,后历多次修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由隐林和尚扩建,改名宝智寺。黄道周家就在附近,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玩。1987年宝智寺重修,庄严肃穆,富丽堂皇,大雄宝殿内正中悬挂着黄道周原题手迹“洗心之藏”,字体方硕峻峭,风格险劲刚强。

        关帝庙黄道周对联。黄道周为家乡关帝庙撰书的一幅对联,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至今仍挂在主殿两侧,这幅传世名联:“数定三分,扶炎汉,削魏平吴,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伏虏,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原联为平吴削魏,疑平仄有误,笔者改为削魏平吴)。1990年7月,台湾宗教咨询委员会委员李炳南教授等一行到东山岛关帝庙朝觐,看到这副对联后兴奋地说:“这就是台湾香缘祖庙的见证!”据传,台湾许多关帝庙都有黄道周这副对联。

        黄道周故居。即黄道周诞生地,据《东山县志》(民国稿本)载:原为黄忠端公祖祠,毀于康熙三年。黄道周在《赴逮与兄书》文中提到“每岁时粗具杯棬,末及俎豆。在铜山祠堂,则吾兄克备诚敬,吾终缺然……”黄道周就义后,黄氏族人在这里设立灵堂,供奉黄道周神主牌、神像进行祀拜。2015年5月,县政府投入300多万元对黄道周故居进行文物保护整体维修和陈列布展,2016年8月竣工。2017年黄道周故居成为全省文物保护单位。   

  三支碑黄道周祖茔。铜陵后澳片尾山一个地名,“三支牌”反映了东山历代官民尊仰黄圣人,打击不德行为的历史。第一支牌是《明理学石斋先生祖茔神道》,立于道光十三年(1833),碑文记载黄道周祖茔于道光七年,在其坟上石块及穴后大石结有黄色苔点,凑成字体,有“黄山”“黄界”“黄”字,非常奇异。原来当时有人在这里偷偷占地营葬,铜山民众认为必须坚决予以禁止,里人广东碣石总兵官林鸣岗及沈景云、沈廷章、方士林等立石。第二支牌是《调署碑》,立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乃诏安县韩知事严禁当时后澳村民在黄道周祖坟前后取土掘石,就连黄姓族人,都不得在此营葬,否则将严拘究治。第三支牌是《黄山碑界序》,立于咸丰五年(1855),当时诏安县知事杨福五到铜山,公事之余,听闻黄道周祖坟石山黄苔忽结成“黄山”“黄界”文字的奇事,起初不相信,及至现场察看,真的有这种奇事,只见墓地周围有一半石头上面长着黄苔,黄苔或结成“黄”字,或结成“黄山”字,或结成“黄界”字,字迹非常明显。杨知事感慕黄道周的孝行,于是将山界四至丈量清楚,立下《黄山界碑》以警示后人。至此,不德盗葬的现象得到遏制,人们称这里为“三支牌”。民国9年(1920),由于时间过了很久,又出现一个无知的顽民在黄道周祖墓界内盗葬,马上被民众举报给当时县治林中乔。在严肃处置盗葬者之后,林中乔为杜绝这种不德行为,在盗葬者的罚金基础上,自捐廉金,大力修建黄道周祖墓,并定于清明节举行集体祭扫,立下《严禁黄忠端公祖坟界内不准盗葬牌示》碑,避免盗葬之弊日久复萌。于是“三支牌”这个地方又多了一支牌。遗憾的是文革后期,这里被无序占用建设民房,这四支牌现在都移到风动石景区碑廊里。

        尖石。在公园社区后面山上,也称角巾石,民间相传是关帝庙虎边护驾。这一带因此石,地名就叫尖石脚,山名称尖石山,民国时期这里设尖石保。从这里向东可眺东门屿,往后可见黄道周故居,前端则是风光旖旎的南门海湾,风景非常秀丽。传说尖石非常有灵气,黄道周小时候常在这里读书游玩,《东山县志》(民国稿本)记载:“传昔先正祖居皆在此石之左右,时多角巾,因以为名。按明时铜山居民,多住在东门尖石一带,如黄石斋、陈平人(陈士奇)辈,一时文人蔚起,科甲联登”。

  南溟书院。建于明朝嘉靖五年(1526),由福建巡海道蔡潮倡建,祀奉朱文公,也称文公祠。黄道周回乡时,曾在此讲学。康熙三十九年(1700),漳浦知县陈汝咸重修南溟书院(朱文公祠),正式配祀黄道周神位,比道光五年朝廷批准黄道周神主入祀孔子庙还早125年,黄道周学生郑郏《重建南溟书院碑记》记载了这一善举:“而以先师奋迹铜山,有功圣道,设主配祀。”铜山民众对陈汝咸的善举更是举手加额,铜山文脉于是得以延续。2005年,荒芜多年的南溟书院在原址又一次重建,大殿主祀朱熹,西侧依然配祀黄道周。

  县图书馆黄道周《榕颂》真迹。为该馆镇馆之宝。黄道周在《榕颂》中,用“六质”和“四妙”概括榕树用途,用“仁、清、智、静”四字形容榕树风格,通过颂扬榕树的高尚品德,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本楷书《榕颂》,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破四旧”时,顶街居委会收缴的。1981年,顶街居委会支部书记黄巧珠在清理被收缴的各种“四旧”物品中,发现了这本楷书《榕颂》,黄巧珠觉得应该把它保护起来,不能把黄圣人的东西随便烧掉,过后就把这本楷书《榕颂》献给县图书馆收藏。1996年3月,绫本楷书《榕颂》由县图书馆馆长游明元编成《黄道周榕颂墨迹》一书。2010年2月10日,黄巧珠被县图书馆授予“古籍保护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南门大埕黄氏家庙。始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目前黄氏家庙墙体受损严重,但从建制上依然能看出宫殿式建筑风格,拜亭、门楼的梁托雕刻精致,门匾石刻“黄氏家庙”,尚存一对抱鼓石。据黄氏后人介绍,原厅堂供奉黄道周神位,悬挂“先贤遗泽”匾额,家庙西厢房边有一私塾学堂。清道光五年(1825),清皇旨准黄道周从祀孔庙,并赐建家庙。同年,铜山黄氏后人就在南门大埕兴建“黄氏家庙”,奉祀先贤黄道周神主。

        北极殿四忠臣神主牌。铜山十大庙之一,主祀玄天上帝,俗称大庙头。民国20年(1931),北极殿开始增设黄道周、陈瑸、陈士奇、林日瑞等四忠臣神主牌位,供民众朝拜,至今这四个牌位仍然祀奉在主殿拜桌的正位上。   

  澳路街黄氏大厝黄道周神主牌。黄氏大厝原有三座门楼,现仅存最后一座,走进匾额题着“江夏世泽”的门楼,庭院内是“黄氏家庙”,神明桌上安放着“明理学武英殿大学士乡贤黄道周先生之神位”的雕刻精美的古旧神主牌。澳路街历史上走出很多黄氏名人,有乾隆、嘉庆年间任澎湖水师协副将、兼护广东水师提督、黄岩总兵的黄象新;有痛打撞拼贼的“九王代”黄献珍等。

  铜山石室。黄道周喜欢九仙山,不仅是这里风光秀美、胜迹众多;还因为他的好友刘善懋在此隐居苦读,更是因为九仙山上的铜山石室吸引着他,黄道周撰写家乡的文章不多,只有一篇《铜山石室记》,正是这篇千古佳作为今天研究黄道周理学观,研究铜山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铜山石室记》里,黄道周就谈到他早岁时,天天来攀爬九仙山,描述近二十年来九仙山颓毀的情景,接着借景议论隐显废兴,提出地与时辟、人与天游的辩证关系。

        大伯公山石阙回廊。以前山上最大的石头刻有蔡潮题书的“意净心空”四个大字,还有大伯公印、纳凉石、老鼠洞和老虎洞等胜迹,是当年凡来铜山的骚人逸士必来游览的地方。明末清初,九仙山的道宗和尚仿制少林寺建设长林寺,把九仙山命名为少室山,把大伯公山命名为太室山。黄道周在《铜山石室记》写道:“有石厥回廊,是为太室山”。这石厥回廊就是巨石倚迭而成的石屋、老鼠洞,是黄道周常来游览参理的地方。

        龙潭山云坞。位于龙潭山巅上,乾隆版《铜山志》载:“云山高大,积石巉岩,有清泉下注,四时不竭。凡大旱皆于此祷雨,祭天取水焉。其间有石屋,大石如盖,下如门,低首而入,其中平坦,可坐三十余人。”这个石屋就是云坞,洞口有张进儿子张日晖题书“云坞”两个大字。黄道周对这里非常熟悉,他在《铜山石室记》提到“太室西南二里许,有鲛屋寒泉、石城碧嶂,盘于绝顶之上”,就是指云坞这里。所以说黄道周对家乡的九仙山、大伯公山、龙潭山非常熟悉。黄道周好友张廷范一首《与黄太史游龙潭》诗描述了他俩同游云坞,欣赏清泉的佳景:龙潭之水诧奇哉,龙潭之水自天来。分明龙门碣石北,双峡排空映紫崖。与君同生青海江,未见龙瀑几千回。细听龙泉有龙蟠,清歌迸作瀑声响。

        黄道周公园。在铜陵镇入口处,龙潭山南麓,建于1998年。在公园前方,屹立黄道周雕像,雕像神态威严,刚正不阿。现在黄道周公园已改建为黄道周广场,配有24幅展示黄道周生平的壁画,广场镇园石上镌刻黄道周就义前的凛然不屈之言: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黄道周作品主题石雕园。位于龙潭山南麓口岸园区,绿道旁边的城市片林小公园里,有黄道周松石图石雕、黄道周著作书籍石雕、黄道周天方盘、黄道周草书千字文长卷石雕。黄道周草书千字文长卷石雕,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卷名。天方盘是黄道周研究天象,演绎《易经》和讲授天文学的教具,盘面刻16384个方格,叠以8圈同心圆,同心圆表示天,方格表示地,用于预测阴晴风雨,节气变化。黄道周群松图石雕,史载黄道周擅长山水及松石画作,观其画如瞻其人,极其磊落。

  羊角山青云洞。在樟塘村羊角山上,松石苍郁,洞背有三鲤鱼石。当年樟塘张廷范隐居在青云洞读书,他是黄道周好友,黄道周时常来青云洞找张廷范探讨学问。据《东山县志》(民国稿本)载,黄道周很喜欢羊角山美景,为羊角山命名了名胜八景,评价此山为“吾漳之最”。东山岛上还流传一个黄道周与张廷范的故事,黄道周二十三岁时,他的父亲突然旧病复发,不治身亡。当时家里一贫如洗,没钱办丧事。黄道周向张廷范借了几两银子,没想到他一路伤心悲痛,竟然把银子掉落在半路上。直到家里才发现银子丢了,他赶紧回头寻找。找出好几里路,远远地看见一个老人家坐在路边,身边放着他掉落的装银子口袋。原来老人做完活要回家去的时候,发现路上有一包银子,淳朴的老人便在路边守着那包东西,等着失者来寻取。银子失而复得,这件事对黄道周触动很大,感慨万千,当天夜里他就写了一篇《续离骚》,叙说自己的悲凉身世,坎坷经历,和丧父之痛,辞意恳切。

        孝子蔡保祯神道碑。原碑立于西埔村红庙边,现移至碑廊里。碑文内容为“明旌表孝子保祯蔡先生神道。端卿先生蔡公,方平之子。事亲孝守身谨,先贤石斋夫子尝誉之,县志亦备载之,其名为不朽矣……”蔡保祯系黄道周挚友,黄道周在二十七岁时与蔡保祯结识,一见如故,遂成莫逆之交。当时蔡保祯父亲蔡方平已过世两年,不久黄道周即作《蔡清溪先生行状》。据《东山县志》(民国稿本)载:蔡保祯非常孝敬父母,在父亲墓前守孝的三年里,著作了十六卷的《孝纪》,黄道周为其作《孝纪序》,几年后又撰写《蔡端卿集序》,对蔡保祯学识品貌给予非常高的评价。《东山县志》(民国稿本)收录了蔡保祯与黄道周往来的书信和诗篇《寄赠黄幼玄》、《石斋寄诗招还,次韵答之,并为劝驾》、《重哭黄石斋相公,次临终韵四首》。

  铜山历史上还有很多相关黄道周的史迹,遗憾的是由于众多因素,现在遗迹无存,只记载于志书或流传于民间,仅摘记几例:一者如黄子祠,据《东山县志》(民国稿本)载,民国9年募建,在城内北门,内祀黄忠端公,抗战时被日军飞机炸毀。铜山民众在布店街购置一间商店作为“黄石斋公店”,所有收入全部用于黄子祠。上世纪七十年代,黄石斋公店因建设团结路被拆掉,书面记载仍存。再者如民间祀奉黄道周画像,城内盐埕顶黄氏家族有一幅黄道周像,由家族内各亲房轮流供奉。传说家族内有人得寒热病,将这张黄道周画像供在病人房里,第二天病人就好了。三者如黄道周崇文书院题匾。万历四十年铜山重建孔庙崇文书院,十几年后又竖立华表,天启二年(1622)黄道周回乡,就在华表上题书“斯文在兹”“江汉秋阳”“金声玉振”等。还有如早前在文公祠下的石头边,有一座司马懿祠,俗传甚灵,有人祈祷,即扑头出字。黄道周少年时戏题一联于其上:“巾帼遮羞  当年尚怕诸葛计;扑头出字  今日方知司马灵”。后来此祠香火就冷落而倒塌了,只遗有字纸炉。新的历史时期,为进一步弘扬黄道周精神,东山县建设了以黄道周冠名的石斋中学、道周路,民间成立了石斋画社等许多文化艺术群团组织。

 

相关文章

  • 东山岛上有关黄道周的史迹

    黄道周家乡东山岛上留有很多黄道周的宝贵遗迹,历代东山人十分敬仰黄道周,民间也形成很多崇拜他的习俗,以及与他...

  • 黄道周的字、籍贯与读书处——与黄绍坚教授商榷(一)

    前不久,有位长者转来一篇黄绍坚教授的文章《从东山到漳浦:黄道周的生与死》,我自以为学习黄道周文化多年,看过的文章也...

  • 明代黄道周书法欣赏

    黄道周(1585-1646),字幼平,一作玄或元,号螭平,又号石斋,福建漳州东山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

  • 黄道周

    一位抗清的明朝大臣,被俘后拒不投降,最终英勇就义,死后留下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看似他是...

  • 在漳州市黄道周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真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各位老师的到来,让我们东山蓬荜生辉。 刚才黄教授介绍我是黄道周...

  • 再到东山(10.7---10.14学习心得)

    带着无限的憧景,无限的渴望,再到东山。有拓展训练,又与财富有关,就想到了被仍到荒岛上自己谋财的感觉。怯怯的。有幸儿...

  • 黄道周大事年记(参考侯真平教授文献)

    黄道周大事年记(参考侯真平教授文献) 万历十三年(1585) 二月初九出生于福建漳浦铜山所深井村(今福建东山铜陵)...

  • 东山县文化发展研究会召开年会

    5月8日东山县文化发展研究会在文博中心召开年会,回顾2016-2017年度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总结黄道周和谷文昌精神...

  • 重访南溟书院

    市政协文史委和文史馆的专家们到东山考察古代书院,挑选了南溟书院和东门屿黄道周读书处作为实地考察对象。原来,为了留存...

  • 有关 岛上的书店

    换了一个岗位,清闲了许多,日子似乎也无聊起来,和服务对象闲聊吐槽,和帅哥同事玩笑互动,似乎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步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山岛上有关黄道周的史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yo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