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在杂志发表了:在大学修行

作者: 借光的书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5-29 01:31 被阅读0次

文/丢了珍珠耳环的少女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记得上初中时,把这首诗背的滚瓜烂熟,老师告诉我们“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句最佳,考试很可能会考,希望我们能不假思索地默写出来。

      那时的我们,为了考高分,只好“唯命是从”,但这并不为过,在我看来,初中背过的古诗,我们会用一生来感悟。

      上了大学,我所在的城市是汉中,一个不那么繁华的地方,何况,我所在的学校,坐落在山脚下。

      山,一个那么诗意的地方,我们曾经笑称,俺们是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因此,对于这首诗的喜爱,更加浓厚。每次写文章,我喜欢用“某物像一幅山水画,行至曲径通幽处,隐去。”这样的句式,它与我的阅历无关,而与我的性格有关,二十二岁的我,并没有经过什么大风大浪,只是钟情于那种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境界。

      喜欢肆无忌惮的热闹气氛,可终究抵不过人走茶凉的无奈,所以慢慢习惯了独处的味道。于我而言,独处与孤独、寂寞无关,在我更加深刻理解了孤独与寂寞的深刻区别时,对此更加深信不疑。

      毗临学校的村庄里,有一座寺庙,记得第一次去时,正值深秋,庙门上的朱漆早已剥落,门环惹铜绿,翠竹泣墨痕,推开门,只见金黄色的银杏树叶铺满香径,充满了诗情画意,觉得自己不想走了,我蹑手蹑脚走过去,怕踩疼这些可爱的精灵。我面对神灵,磕了几个头,嘴里念念有词,保佑所有的亲人平平安安,保佑我事业有成,眼下最重要的是不挂科,现在想想觉得挺好笑的,如果每个人都像我,那神灵应该有多忙啊。

      在这段时间内,我从未见过一个人,只是隐约听见敲打木鱼的声音。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后院的山光也让鸟儿情致欢悦,后院的潭中身影,也让人的俗念尽消,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环境影响人吧。世间的诱惑太多,我们很难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因此需要拥有一颗平常心。

      走进山谷,忽然被空气中氤氲的香味所吸引,驻足,看见一株兰花,悄然开放,不由想起“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的诗句,在很多人家门前,看见了兰花,虽然开的更美,更艳,但是格调却俗了,因为它是天地间的灵物,无需谄媚,只要孤芳自赏,足矣。

      看着这株兰花,我陷入了沉思,空谷幽兰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并不是告诉我们无欲无念,而是不要因为欲望而误入歧途,学会舍得,拿得起,放得下,学会知足,知足者常乐。

      云水香茗浸禅心,仕途不得意,以游历隐遁终身,阅尽人间繁华,所谓的喧闹不过一场热闹,寻一僻静处,游山乐水,若有三俩知己,那岂不妙载,这就是中国古代大多数读书人的命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拂坛夜读黄庭经,执著于碧桃花,紫笋茶,竹影斜,晚朝霞,忆他们素瓷雪里琼蕊浆,而我正从学海无涯里挣脱出来,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雨,打芭蕉,敲西窗,滴空阶,落梧桐,此时的灵魂也渐渐升华开来。

      一切响动都已沉寂,留下来的只是钟磬声音,以钟磬之音衬托幽静,因而响着更响,而静者愈静。曾经听到过最美好的一句话是“我听见了花开的声音”,那种声音,只有经历了灵魂的洗礼,才会有所感悟。

      松树林,白云间,熹微的晨光照耀着古寺,推开门,看见了最美的风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文章在杂志发表了:在大学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yt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