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学弟毕业,我去上海火车站接他,绕出来后,我在街边扫码骑共享单车。
学弟问我这是啥,我说这是共享单车啊,最近可火了。
学弟听我解释后,立马交了押金跟我一起骑车,边骑边说:
「我觉得吧,共享这个概念,如果用在恋爱市场上,搞个共享女友,一定会火。」
我翻白眼,认为这绝对不可能。
然后,我被打脸了。
共享校花,无非是一种营销。
我在互联网行业呆了几年,一直在市场部就职,研究了很久市场营销。
有段时间,我走火入魔,到哪都犯职业病,比如说去办个健身卡,私教巴拉巴拉跟我说年费、私教课费用什么时,我都会死死盯着他,然后……
告诉他营销话术哪里用错了,定价规则哪里有 bug,引导转化要怎么做才能激起用户心理的焦虑感?
说完后,我很后悔,怕他把经典理论用在了歪路上。
跟健身卡的年卡相似,共享单车有个营销概念其实很老了,就是包月。
包月服务从消费者心理学上来讲,就是制定两套价格系统,让消费者觉得包月自己能赚到,是常见的营销手法。
所以说,前段时间在校园里不知哪家脑抽风 App 搞的「共享校花」活动,可以说是很没脑子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你想啊,他们文案上写「扫码和校花谈五分钟恋爱」,拜托,五分钟能干嘛啊?
讲真,要抓住消费者心理,一定要包月啊!
包月能干什么呢?在日期计算系统上,有个字跟「年」和「月」一起用,就是……
如此隐晦的话题到此为止。
三观不正的风气要终止。
很想说:想出共享校花这个 idea 的团队,不是坏,就是蠢。
记得大学时,微信摇一摇刚出来,我有个朋友沉迷于此。
他可以一晚上摇个不停,只为了摇到好看的妹子。
我很想提醒他:好看的妹子是不会用摇一摇的。
有次,他几乎尖叫起来,说摇到可好看的女孩,刚刚通过好友了!
我有点懵,凑过去看,妹子发微信来了:
「GG 约吗?」
我朋友激动到两眼发光,双手颤抖,盯着屏幕上的「对方正在输入中……」
下条消息是:
「单次 300,包夜 800。」
Good Game,我大笑离去,说:「你要不要问问包月服务?」
用性打擦边球的营销方案太多了。
无可厚非,人性深处其实都是猎奇的,人们天生对「钱、性、暴力」好奇,所有人都知道,什么网站流量最高——
色情网站。
这是犯法的,可是又怎样呢,马克思爷爷都告诉我们了:当利益足够高了,就会有人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去铤而走险。
别忘了陌陌和微信是怎么起家的,更别忘了连支付宝去年都差点变成了「支付鸨」。
真正做犯法事情的人毕竟还是少了,于是就有了「灰色区域」,就有了「共享男友」、「共享女友」、「共享校花」。
没办法,情欲永远是人类刚需。
刚需虽要解决,但不应该是这种方式。
真怕有一天,这些毁三观的软件真推出了包月活动。
除了共享女友外,传统陪聊的软件早就有包月活动了,有人曾跟我说他在陪聊软件上花了上千元。
我拿他手机看,差点发出冷笑:
他这是在跟机器人聊天啊。
后来我咨询过程序员朋友,开发这套程序成本极低。
这套程序无非是制造虚假流量,在页面上放上很多漂亮女孩照片,当你注册后,会有很多妹子主动跟你聊天,到了一定条数需要付费才能加好友。
这些妹子,都是代码。
即便如此,还是有大批大批的人付费,买包月服务。
讲真,还不如跟 Siri 聊天呢,好歹功能更强大。
如果没有法律限制,想必早有人用所谓的共享经济把性给交易化。
无论如何,这在中国是违法的,并且,如果利用人性的弱点去做色情营销,注定是件不道德的事。
现如今的风气是不好,总是会有人去从事这一行,总会有女孩愿意当小三被包养,总有资本去推波助澜乌烟瘴气的营销方案,博取利益。
营销本是件好事,是把好的东西推广给需要的人。
但是有些人,用坏的东西诱惑给意志力弱的人看,然后双方都犯法。
很遗憾,这不对。
别说「成年人只分利弊,小孩子才分对错」这种话,韩寒听你这么乱用他的台词都想打人。
有些事情,是必须有对错的,有着明确界限,不对就是不对,没有任何商讨的余地。
若有人需要「共享女友」才能谈恋爱,我真不建议包月或包年,我只担心:
他注定孤独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