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文科硕士,会因为记不起古代诗词里的下一句,或认不出某个生僻字被理科老公开玩笑嘲笑“没文化”。
通常我都果断甩一个白眼,说我“没文化”?这锅我不背!
四年前,阴差阳错,我准备在天津给外国人当导游。
这是个相当大胆的决定。一来是因为当时天津没有任何专门服务于外国游客的旅游服务商,无从借鉴经验。而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从来没有做过英文导游。
坚信着“永远无法做好100%准备”的人生导则,坚持着“练中学”的实战学习方法,凭借着胆子大脸皮厚,通过网上搜集来的景点英文导游词,我正式开工了!
第一单生意,客人是来自美国的一对老年夫妇。那是他们时隔十年第二次来到中国,却是第一次来到天津。本以为我精心准备的景点导游词会派上大用场。然而,从机场开始,我就被美国老爷爷老奶奶“十万个为什么”的问题狂轰乱炸:
“为什么这些高楼都长的一模一样?”(居民小区的楼!)
“为什么晴天这么多女孩子打伞?”(夏天遮阳伞,好吗?)
“古文化街的书画店铺为什么只卖风景画?风景画为什么是黑白的?”(水墨山水画!)
“公园里为什么摆形状奇怪的大石头?”(假山!)
……
WHAT?
一整天,我头上乌鸦哇哇飞过,带着三条黑线……
眼看着我的答案引出了更多的为什么,比如
“为什么女孩子拍晒黑?”
“晒黑不好看。”
“晒成小麦色很健康啊,为什么不好看?”
“在中国,女孩子以白为美。”
“那男人也以白为美吗?”
“不是”
“为什么不是?”
“嗯……”
客人笑脸敷衍,“哦,没关系没关系”。
难道,我真的没文化?
为什么我的答案客人不满意,甚至,自己也不满意。
之后接待的外国客人让我悲催地意识到,这不是个例。
这正是所谓的“文化差异”!中国文化不是讲述龙的传人,春节放鞭炮,孔子和诗经。欧美文化也不是去教堂做礼拜,庄园和卡布奇诺。
文化就是我们和世界的日常。
这时候,我意识到虽然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自己却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是那么的少而浅薄。
好吧, 我承认,我没文化。
可是,怎么能有文化?
读书。
但是,读什么书?
如果你也如我一样,曾疯狂得在书店和网络上搜寻过文化类书籍,你就会发现那些书要么是外语学院教科书类的中西比较文学,枯燥难懂,毫无阅读乐趣可言,要么就是天马行空,完全跟你迫切的阅读目的无关……
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苦苦纠结的时候,一个小故事给了我启发。
那是二战后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故事。当时英国议会大楼被完全炸毁,在重建议会大楼时,官员们意见分歧巨大。一部分人主张重新设计建造一座新大楼,另一部分人主张完全按原设计建造以做纪念。总统丘吉尔的一段话终止了这场争论,并完全说服了要重新设计建造的新议会大楼的官员。
丘吉尔说,建筑影响着人们思考的方式。人建造建筑,同时,建筑也塑造生活其中的人。
对呀,建筑类的书!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建筑完全不一样。旅游的时候,我自己拍的照片不也全是城市里各种好看特别的教堂、咖啡厅、公园街道吗?
城市里房子,老城区和新城区,房子的建筑风格、结构、年代背景,房子的主人,主人的故事,兴衰和风水……
这些,不正串起了文化的星星点点吗?
于是,我开始看建筑方面的书。收获出乎意料!
最近,读完了王澍的《造房子》,真心觉得遇到了一直想要的那本书。好比寻寻觅觅,终于遇到了生命中那个对的人。
王澍,建筑师。2012年,获得了国际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国际权威的建筑奖项。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国际上都是诸如卢浮宫前玻璃三角的建筑师贝聿铭级别的人物。而当年获奖时,正如作者所说,自己名不见经传,甚至国内的建筑界都并不十分知名。很多建筑专业人士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他能获得这样的国际大奖。
作者王澍的获奖作品,位于杭州我想我理解这个原因。
作者王澍知道和世界沟通的方式,知道如何传达中国建筑的美。一如所有国内建筑师,他有对西方建筑的系统的知识体系,但同时他有着对中国文化清醒的意识和清晰的理解。正如他在《造房子》开头第一页所说,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他首先是一个文人。
在我看了无数学究无比,枯燥无比,即使画了无数的插图,仍然需要硬着头皮往下翻,简直需要坐在自习室才能看下去的建筑类书籍后,王澍的《造房子》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一个能把建筑类书写得如此不建筑,如此浅显易读,有趣味的人,向世界展示中国建筑也一定是容易被接受的。
《造房子》这本书,作者王澍以“意识”、“语言”和“对话”这样的顺序写作。在一开始就谈到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意识”,比如谈到“山水画是中国哲学化的创作,美术课堂教不出来”,比如谈到“园林是中国文化崇尚自然模仿自然的产物”等等。
他的“语言”就是他设计的建筑作品,比如杭州的中山路,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等等。我尤其喜欢翻看书中的建筑图片,那不是建筑设计图,也不是手绘的建筑结构细节,那是建筑的照片。这些照片一定是出自作者王澍,因为拍照的角度是那么与众不同。从这些照片,我看到了建筑师眼中的房子,有种“偷窥”的顿悟,就好像看到小说家故事里的原型,情人眼中的自己。
《造房子》不是建筑类的教科工具书,不谈建筑设计技巧,它更多谈了作者作为建筑师的心绪。作者巧妙地让文字穿巡于建筑和人文之间,写自己为什么设计建造那样的房子,写自己获得设计灵感的文化源泉,写中国传统给自己的启发和思考。好像一个小孩子给别人介绍爱不释手的玩具。感情充沛,富有感染。
无疑建筑类专业人士读过之后会受益匪浅。作为一个非建筑类专业人士,我发现了《造房子》这本书的一个妙用。推荐给学习爱好外语,或在外企工作的读者。
就在读《造房子》的这段时间,有一次和外国客户去吃饭,地点选在了丽思卡尔顿酒店中餐厅。餐厅包间装修雅致,没有明显的中国元素,却散发着显而易见的中国风。
客户指着一段装饰墙,说:这个墙好特别!
我缓缓地解释:这段墙的工艺叫做“瓦爿”,中国很传统的建筑技术。在中国南方,夏天多台风,房子被吹倒后需要快速重建。倒塌建筑的碎砖瓦没有时间去分类清理,工匠想出这种叫“瓦爿”的做法,把不同尺寸的砖、瓦、石料碎片,堆砌在一起建造房子。在漫长的时间中,这种实用的做法逐渐发展为精美的技艺。
外国客户瞬间眼睛都亮了,之后的交流特别顺利。一顿愉快而成功的晚餐。
《造房子》里关于园林、关于山水画、关于杭州为什么有中国传统之美……的思考、描述和故事比比皆是。
这些故事用来和外国朋友、客户聊天,用来和闺蜜哥们扯闲篇,都足够嘚瑟显摆。
欢迎你在成为“文化人”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ZpQ)�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