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杨绛还得读她的书

读杨绛还得读她的书

作者: abcbe9768334 | 来源:发表于2018-07-04 15:04 被阅读49次
读杨绛还得读她的书

此书絮絮叨叨反反复复,颠来倒去,很多情节话语写了又写,词穷?结尾更是东拼西凑,罗列书单,奉承话叠堆,敷衍?

所以,要了解杨先生该当去看他的作品

之前没有了解杨先生,且只知道她是钱钟书之妻,又看众多公众号打着杨先生的旗号写一些鸡汤文,就实在有些反感,以为是借助丈夫名声及过去岁月而得名的,如今想来实在是惭愧,是井底之蛙还自以为知天下事,当真是笑话。

刚开始读此书时,前头写杨先生幼时,作者以又崇高又奉承的语调写,所以开始看的时候还是难于摒弃之前的观点,觉得杨先生实在是投得好胎嫁的好人,父亲是知名进步的知识分子,丈夫又是有才华才气,在这样的熏陶下,即使是个资质平庸的人也能有点作为了,看到最后就实在是要刮自己的耳光了,说句实在的话,没有钱钟书就没有杨先生,没有杨先生也就没有钱先生,至少俩人的成绩不会如如今这般,这便是所谓的相辅相成了。

这里聊一下几点戳泪之事。

1、陪父午休

吃过午饭,杨家孩子都做鸟兽散,好让杨父歇午,杨绛欲撤退,杨父喊住杨绛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所以杨绛就常常陪伴父亲看书,给父亲泡盖碗茶,做任何事都轻手轻脚,可以加煤不出声。

我们幼时都谓父亲强大屹立不倒,哪知父亲亦是血肉之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之人。

他们也需要陪伴,需要情感寄托。

2、杨父的“曾母啮指,曾子心痛”

杨绛远离父母去清华求学,钱钟书邀杨绛与他出国读书,杨绛打算不等毕业先与钱钟书结婚再一同出国,于是回家告知父母,来不及写信,杨绛乘坐火车飞奔家里。杨绛一进家门就只喊“爸爸!妈妈!”杨父好似已经在等待了,他只应了一声,便欣然说“可不是来了。”

原来杨父午休刚合眼,突然觉得杨绛已经到家,就爬起来却没看到人,于是问夫人“阿季呢?"

“哪里来的阿季”,夫人说。

“她不是回来了吗?“杨父回答。

“这会子怎么会回来?”夫人回答。

杨父只好重回去午休,当然辗转反侧睡不着。看到杨绛回到家,杨父高兴地说:“真有心血来潮这回事。”

当真是曾母啮指,曾子心痛呀。若不是爱女之心,何来此心有灵犀?

3、杨荫杭故

父亲去世,杨绛赶来吊丧,看到破败的家,父亲的棺材立于萧索的厅前,杨绛跑去泡了碗盖碗茶置于父亲灵前,然后坐在门槛上痛哭起来,众亲友来了也坐在门槛上痛哭,因为也只有门槛可坐了。

4、文革受辱受批斗

文革时期,杨绛与钱钟书一并被批斗,杨绛被要求做一个圆形牌子列罪名,钱钟书被要求做个长方形牌子列罪状,杨绛给钱钟书找了一块长方形小木片,自己用碗倒扣在硬纸上画一个圆剪下,俩人各按规定,精工巧制,做好牌子,工工整整地写上一款款罪名,然后穿上绳子,各自挂在胸前,互相欣赏。

读到此,不禁要热泪盈眶,半百的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被作践至此,彼此还苦中作乐有怨无恨,胸襟当真是非常人所能及,当时文革期间许多文人含冤受辱自尽,而选择坚强面对的,是何等超凡。

5、甘当灶下婢

钱钟书欲写长篇小说,此小说便是众所周知的《围城》,杨绛为此高兴,但写长篇小说意味着要花大量时间,这样就减少授课时间也就是收入减少了。杨绛对钱钟书说,不要紧,我们的生活已经很节俭了,还可再节俭些。

于是在女佣辞职后杨绛也没有再请人,自己几乎包揽了所有家务,劈柴生火烧饭都是外行,经常给煤烟染成大花脸,或熏得满眼是泪,或给滚油汤出泡来,或切破手指,但是杨先生为了能够尽早看到《围城》问世,甘当灶下婢。

灶下婢对于普通妇女来说是平常之事,不足道也,但杨先生是书香世家,从小并未干过此等事,况自己又是高等知识分子,能坦然做这些事并也心态坦荡,已是实属难得了。

6、干校伉俪情深

在干校期间,杨绛负责看守菜园,钱钟书负责看守工具晚上巡夜,还要充当“信差”。钱钟书每天下午到村上的邮电所去领信件分发,经常绕道菜地来看杨绛,杨绛每天看着他一脚高一脚低的从砖窑北面跑来,他们或隔着小溪交流几句,偶尔可以一起在窝棚渠岸上晒晒太阳。

可以看出,钱钟书与杨绛当真是伉俪情深,他们是彼此的精神寄托与灵魂伴侣,哪一个都为另一个操心。

7、感念妹妹

杨必是杨绛的八妹,从小性情平和、安静,自学会走路起就变成了“两脚众生”,看管不住了。新中国成立后被分配在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任教,业余翻译外国文学,后因急性心脏衰竭去世。杨绛非常痛心,一句“竟颠倒了长幼,阿必抢先做了古人”看的我泪眼直流。

杨先生的伟大在此自不必说了,只是她借用的英国诗人蓝德的几行诗表达晚年之情时,未免太过于让人动容。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潇洒从容,无牵无挂

杨先生,走好。

相关文章

  • 读杨绛还得读她的书

    此书絮絮叨叨反反复复,颠来倒去,很多情节话语写了又写,词穷?结尾更是东拼西凑,罗列书单,奉承话叠堆,敷衍? 所以,...

  • 来易来,去难去!

    世态人情,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 杨绛 ​​​​

  • 2019-6-26

    世态人情,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 杨绛 ​​​

  • “世态人情,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杨绛 ​​​

  • 2019-02-21

    世态人情,可作书读,可当戏看。——杨绛

  • 世态人情,可作书读……

    世态人情,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 杨绛

  • They Are Family

    ——读:杨绛...

  • 警示

    世态人情,可做书读,可当戏看——杨绛

  • 读后感||读《杨绛传》有感—性格与自幼经历密不可分

    这几天开始读《杨绛传》,读杨绛的父亲、母亲,以及杨绛自幼的诸多经历,不得不说,杨绛能如此大气如此优雅地活了一百多岁...

  • 18717

    世态人情,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杨绛 《将饮茶》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杨绛还得读她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be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