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个月未去南五台,想乘休息去看看。决定从石砭峪熊沟进入登山从西岔沟下山。

前几天过了雨,山上飘雪,今年已是第二次降雪了。山外雪己经融化风干,远望山上白雪点点,镶嵌在漫山枯丛中。石砭峪前段塌方封闭,禁止游客进入。冬季河水没有夏季水大,雨后河水稍显混黄。沿途几处塌方遗留的淤泥石堆在坡边马路,仅容一辆车辆通过,这么久未见清理。石砭峪水库依旧宽阔,受降雨影响湖水不甚蓝绿,显蓝橙色,远望深山处雾气霭霭,阳光射在半山中,折射出冬日的暖阳,远望阴凉的“石砭峪水库”不甚醒目,这是冬季的山谷,除了满目萧瑟就是幽静,也看不到大鸟在空中飞翔,听不到鸟鸦的叫声。几只水鸟在坡崖下的水库边凫水,离人较远只看见白影闪烁。水面风平浪静,在阳光映射下橙蓝色水波折射出光线。冬天的枯树只剩下枝干,偶尔能遇见野鸟在树枝中跳跃。枯干的树丛已遮挡不住人的身影。

进入熊沟,溪水潺潺,这边受雨水影响小,水比较清澈。田边夏季的苜蓿草只剩下枯黄的草叶,少许的苜蓿还吐着嫩芽,平添了荒原的绿意。冬季上山的人相对少,路上未遇到一个人。走到茅棚禅阮上不久,看见树丛下有只红色的鸟,细看是只红腹锦鸡,边走边掏手机准备拍照,锦鸡已发现了人,很快就躲不见了。遗憾没来及拍上照。今年己是第三次遇见锦鸡了,可惜都未拍上照,锦鸡反应很快瞬时就不见了影子。去年上山比今年多一次未遇到,可能是运气吧。

半路上摆放着据掉砍掉的树,比碗口略粗,旁边塌方的大树拦腰撞断了树,树横歪在路中心,挡住了去路,山路沿坡还住着几处人家,有出家人,有喜欢山居生活的人。为方便进出挡路树被人砍断了。

沿途溪水清澈,几处流泉喷涌而淌,流声哗啦,平添了山谷的幽静。一只松鼠在岩石的树上穿梭,见了来了迅速消失了影子。

快到山顶上可以看见观音台,这段路走的还比较累,冬季冷穿的毛衣裤比较笨重,走山路明显无夏季轻便。登山都出汗了,脱了毛衣稍微凉快了。到了净土茅棚,上方院子传来狗嚷声,登上顶,看见院子有四只狗,看见陌生人只叫,声音也不甚凶亮。过了湘子洞不远快到西林禅寺,听见院子狗叫,岔路处标识“往右上南五台”,一直未走过左边,看水泥台阶应通兜率台,以前在台上看见有路似乎通山下一直未走过,便决定走过去看看。走了段水泥石阶路,便是山石路,两处房子在崖后,以前在兜率台上看不见这两处房,右边红色门无标识,左边白旧门半锁着,不清楚这两处房做什么的。两处房被崖体遮挡,上面下面都看不见,不走这条路根本发现不了。到了兜率台,只见半边门开着,小台阶只通大殿。门拴上挂着牌子“清修静地,游客勿入”。以前来过兜率台几次都是锁门,写“疫情封闭”,今天不清楚怎么门开了,里面一点声音也没有,既然来了就进去看看。跨门坎上了小台阶,仿古楼阁映入眼帘,匾额写“富来下生”黄色大字,门楼楹联上写道佛语,大殿关闭。沿大殿外围台面转了圈,殿后可从望见灵应台,巍峨耸立在山腰,林丛遮蔽文殊台只能见屋顶线杆,观音台只见半边屋顶,淡季灵应台上未听见音乐,夏季声音较大,半山腰就能听见。殿前望西面山恋起伏,一望无限的湛蓝的天空,蓝灰色折叠起伏的山谷,映衬着白白点点的积雪,太阳的折射泛漾着耀眼的白亮球,折射着飞机拉线样的光线。

准备下去上观音台时,发现路边站着景区工作人员,胳膊上束着红色标识,是查票的,以前从熊沟上过两次,未遇见值岗的查票人员,淡季人闲了可能在此值守查票。幸好未走右边西林禅寺上石台阶那段路,不然会遇到工作人员。西岔路上来西边那条路与熊沟上来的路汇合,也过龙头、湘子洞。返回兜率台呆了会下去见值班人还不见走,看来今天是去不成观音台了,只好原路返回到岔路从西岔沟下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