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1202,完全对称日。

今天也是周四,学校里的常规教研日,刚好第三节课的时候再多媒体教室上公开课《9加几》。
(一)课后反思
试课三次,但是今天的课堂呈现还是不够好。问题主要是以下几方面:一是课堂呈现还是不够清晰具体,在讲凑十的过程略快了一些,在讲9凑1的时候,没有细化到每一步的具体做法和原理;二是教与学的关系处理不够到位,整堂课教师说得太多,学生说得不够,方法引导上还是以灌输为主,少了探究的学习过程;三是教材处理不够巧妙,导入部分植入信息太多,影响了新授和练习的时间分布,导致练习阶段讲解过快,没有很好地巩固所学方法;四是课堂激励措施严重不够,并没有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赏识度不够;五是小结环节没有注重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上并没有培养好学生的思考习惯和表达能力。
(二)评课后的思考
1.导入的意义
有教师评课时提到导入的作用是引入课题,愚以为导入的意义在于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学习背景,也就是说,学习背景越丰富,越容易产生学习迁移。这也就是意味着导入要发挥连接新知和旧知的作用,并尽可能地为学生学习新知扫除学习障碍。所以,导入其实要发挥好学习准备的作用,为新知的传授做好充分的学习基础。
2.合理的引导不仅仅只是告诉
在课堂的多处地方,没有合理地设置好问题,所以多处引导学生思考变成了简单的告诉。虽然磨课多次,还是没有很好的掌握好如何引导学生的问题。今后要加强对学情的研究,以便精准施策。
3.练习的设计应考虑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过渡过程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思考路径越具体,学习效果越好。练习的设计应遵循路径的具体和清晰的原则。
4.数学课不一定要模板化
常规的数学课,导入是要去掐的部分,为的是不占用课堂过多的时间,以保证新授讲解的充足时间。
但就今天的课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复习,新授的讲解可能存在较多的障碍。所以,评价一节课的好与不好,应更多的从教学效果来看,而不是用模板化的思路来看个环节对应的时间。
(三)持续实践的意义
经过这次公开课,清晰的认识到了自己平时所忽略的问题,也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意义。实践是需要持续的,没有深入实践,必然难以有什么创见。
就是说,课堂有理念完成度还是较低,就是实践不够。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坚持反思,不断总结,持续跟进。
2021120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