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焦虑摧残的父母,被父母摧残的孩子

被焦虑摧残的父母,被父母摧残的孩子

作者: 蝉鸣三境 | 来源:发表于2017-12-19 10:32 被阅读122次

    君君姐是我前公司的财务总监,我们关系一直非常好,我经常受邀去她家里吃饭。

    算下时间和君君姐有快半年没见了,周末我拎着水果和给她儿子买的玩具、零食,打算来一次不请自来,给她一个惊喜。

    “君君姐,在家吗?我是小花。”我敲着门。

    门开了,头顶毛巾,手里拿着报表,嘴里叼着笔的君君姐出现在我面前。

    我调侃道:“呦,这么敬业呢,周末在家还工作?不像你啊。”

    她头都不抬的跟我说:“不是公司的财务表,是我儿子的成绩表。”

    我看了眼她手中的表格,密密麻麻的全是数据分析。

    “what?现在孩子的成绩单都用上大数据分析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拿给我看看。”

    君君姐把表格递给我,“你先看着,我把头洗洗,待会陪我去补习班接儿子。”

    我接过报表看了一眼抬头,三年二班成绩对比分析,表上绘制的是她儿子在班上和年级的名次及走势,并且根据她儿子近期的一些表现,写上分析和评价,以及她儿子都报了哪些辅导班,效果怎么样,要不要继续交钱,下一步该如何做才能提升成绩。

    我看完后满头的黑线.......

    天啊,这整个就是一个小企业的周报模板啊,我实在难以想象她儿子在面对这些分析和评价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但凡上过班的都知道每周给老板或者领导做汇报的时候,是多么煎熬。

    “君君姐,你把对付公司下属的招数用在你儿子身上,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现在这个社会,你不努力就什么都得不到,从小苦一些,长大了就知道有多受用了。

    哪有孩子一点苦都不吃的,咱又不是富一代,给不了他那么多资源,他要想以后过的好,就得自己争取。现在他自己还没认识到这点,我得先替他想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没错的。”

    君君姐回答我的时候正在洗头,头都没抬就说出了这么一句。

    看着表格中的钢琴课、奥数班、英语班、绘画班,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自从他儿子上了小学之后,我每次见到她儿子,只会感受到一个字:累!

    小小的身板,架着厚厚的眼睛,每天忙不迭地辗转于各个辅导班。

    虽然乖顺,特别安静,从来不像别的男孩子一样玩闹,但这真的是孩子内心的真实状态吗?

    小小年纪在这种压力下成长真的不会出问题吗?

    我们最近转发佛系文章,不都口称要做佛系80后,做佛系父母吗?

    我们不是对这些填塞式教育最嗤之以鼻吗?

    年轻时喊着不让孩子接受这种填鸭式教育的人是我们,可为什么等自己有了孩子,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们却比我们的父母更加变本加厉的要求孩子学这学那呢?

    我真的很想告诉她,真正适合学奥数的小孩,只有3%-5%,大多数学奥数的孩子都有着发自内心的厌恶;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去学钢琴、学绘画,他们还没建立起对艺术的概念,过早的填塞式教育,会让他们对艺术失去热爱;也不是所有的能力都必须要用分数来体现,我们本身就已经是填塞式教育下的残次品了,为啥还要祸祸自己的孩子呢?

    我看着忙碌着的君君姐,只能深叹一口气,祝她儿子好运了。

    说句实在的,花姐能理解君君姐和像君君姐一样要求孩子的长辈,谁不喜欢风和日丽和欢声笑语?谁不想让孩子更开心更快乐的活着?

    但是作为大人的我们看着社会如此高速的发展肯定会焦虑,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用心的家长”这些鸡汤一次次洗刷着我们,更加增强了我们的焦虑感,我们的焦虑促就了孩子们的噩梦。

    焦虑是这个时代的通病,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在职场,甚至有的公司会通过下达硬性指标,去增强员工的焦虑去激发人的最高心理动机,获取更高的效率。

    然而,效率和焦虑呈倒U结构,过高的焦虑,只会将人压垮。

    回到家里,妈妈们的焦虑压垮的不是自己,是孩子!

    我相信我下面这些话,已经身为父母的读者应该没少听吧:

    “他们班上的谁谁谁,钢琴都已经9级了,我们家孩子学了快两月,一首《小星星》都弹不下来。”

    “必须得学奥数啊,奥数是重点中学的敲门砖,要是以后进了省队,高考中考都是可以加分的。必须得学,你们家孩子也得立刻去学。”

    “英语肯定要学啊,现在英语都不会说,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立足?”

    .........

    我真的很想问问说这些话的人,你们在着急什么?孩子们的时间还多着!

    其实,中国式妈妈焦虑的根源在于她们永远没有弄清楚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她们过多地预判和干涉了孩子的未来,难能豁达。又容易将这种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体现到日常与孩子的交往中,于是有了那么多输不起的孩子,有了那么多得“空心病”的孩子,有了那么多的巨婴和妈宝男……

    我经常和几个欧洲的朋友交流中国和西方的生活、文化不同之处,我发现在西方父母的思维里,他们更多地会认为,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各自有着自己的生活,两代人之间可以相互扶持,但是彼此独立。

    而在很多中国父母的思维里,我的就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我不仅要为你的过去和现在负责,我还要为你的未来埋单。所以,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你好,你必须要听我的,不能有丝毫偏差。

    可终归,你是你,他是他。

    你终归不能代替他去经受成长,也没有能力去为他扫清所有的障碍,去替他承载他必须要经历的孤独和无助、恐慌与痛苦。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不能只顾眼前的得失,看得长远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焦虑摧残的父母,被父母摧残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cm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