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3课程概念(第七章P229-230)

23课程概念(第七章P229-230)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22-01-21 14:28 被阅读0次

    从选择这门课程开始,对于“什么是课程”便一直萦绕在心里。虽然第一次作业也谈了这个话题,但还是觉得谈得不痛不痒,没有头绪。

    现在学了这么久,也有了一些输出,对于课程概念依然处于一种混沌状态。

    施瓦布说:“课程领域已步入穷途末日,按照现行的方法和原则已经不能继续运行,也无以增进教育的发展。现在需要的是适合于解决问题的新的原则……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本以为课程领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结果在施瓦布这里却变成了“穷途末日”。其实,这也是一种混沌时期,各种观点交织在一起,各种争议混在一起,其实是让课程这个概念愈加丰富。

    作者说:“确定新的理论基础,取代半个世纪之前泰勒提出的模式,新四R,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可能有助于我们朝这一方向发展。”想起第一次作业时,我概括了四性:主题性、深度性、逻辑性和延展性。和这个新四R相比,我缺少了对课程“回归性”的思考,表述也没有这个四R精准。具体的在后面的阅读中去丰富。

    对书上这段话有感触:建构主义的课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是那种预先设定的课程(除非是从广泛和普遍的意义上而言)。作为一种模体,它自然没有起点和终点;但它有界限,有交叉点或焦点。我们的课程都是有建设性的,正如前面所说的:课程的过程性。正因为课程具有这个样态,才会成为到现在为止,都是一种热词,也是一种教育热现象。当然,这也的确应该成为一线教师考量的事情。

    前些天,四年前孩子已经小学毕业的一位家长发来一张图片,图片是一所学校的课程建构图。从图片的颜色来看,应该是好几年前的建构。当然,在顶层理念设计下,所有的课程就处于一个线性的状态。彼此之间的关联性就不够强,看不出有什么回归性。

    最值得玩味的是这句话:课程越丰富,交叉点越多,构建的联系性越多,随之意义也就越加深化。这句话将新四R的四个特性进行了阐释——关注丰富性,关注关联性,关注意义的回归,也关注交叉点点之间的严密性。

    百度上关于课程有这样的介绍:

    当课程被认识为知识并付诸实践时,一般特点在于:

    A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

    B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

    C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

    第三项说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和静态的,这似乎和我们认识的课程是动态的,是生发性的,是过程性的相违背。时下所称呼的课程大都是这一类课程,即课程被认识为知识,这一条适合于“知识旁观者理论”,所以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用一本又一本的教材作为课程中介,传授知识。这样的形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大的改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3课程概念(第七章P229-2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dn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