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每当空闲的时候,我们总会不自觉的拿起手机,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我们觉得应该少玩手机,多做一点有益的事情,但是手机系统出卖了我们,它每天都会把我们使用app的情况给记录下来。
我们在阅读软件上添加了很多电子书,准备有时间就看;我们给自己制定了很多计划,准备大干一场;我们给自己收集了很多资源,打算好好利用……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拖延,甚至失败而放弃。
我们制定计划,是为了满足未来的自己,而手机里的短视频、朋友圈和微博才能满足当下的自己。
实际上,人们总是更加倾向于及时满足,如果未来的某些目标会让我们感到费劲耗神,我们会本能的去逃避和拖延。
思考:
为什么会拖延?
1、一场理性与情感的较量。
虽然理智告诉我们目标和解决方案,可要落实具体落实解决方案,则需要情感来提供动力。得不到情感的支持,通常情况是理智落败。
2、自我内心的一种表达。
拖延的背后,往往存在着恐惧,焦虑,自责等情绪,并且还会伴随着强烈的逃避心理。这是我们内心的反映,拖延是对当下自我的保护。
行动:
拖延,它并不是一种病,而是我们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以下是改变拖延的思路:
1、学会共存。
日常生活中,偶尔拖延很正常。拖延,这种心理机制是我们在应对环境和处理关系过程中不断演化而来的产物。
2、觉知关系。
拖延是当下的自己与未来的自己发生的矛盾,觉知必然意味着对人、事、物的了解,还伴随着深刻的体验,会给我们带来改变,治愈我们的心灵。
3、建立新体验。
我们常常会觉得某个说法很有道理,但很难被真正触动。被触动,意味着理性的知识和自身的经验,真正的结合在一起,成为自己的东西,即建立新体验、新关系。
文章012的思维导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