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身边的父母们吐槽自己的孩子很叛逆,那究竟什么是叛逆?
叛逆,不仅仅只是发生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在孩子3岁左右其实就已经进入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了,这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发展,会产生一些独立的苗头,自然也会有很多反抗的行为,一些“不”“不要”等词汇会常被孩子挂在嘴边。
比如你喊他刷牙洗澡了,他偏不;你让他好好地坐着吃饭,他非要一边玩一边吃;你让他把玩具归位,他就说“不要”……他们总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行动,希望可以由自己来做决定,而不被干涉,这也算是他们在进行自我表达的过程。有些父母在这个阶段往往会转不过弯来,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怎么就不乖,不听话了,搞不好还会因为孩子的这些渴求独立的声音而感到烦躁与愤怒。

很多时候,当父母们在吐槽自己的孩子叛逆时,其实是指孩子“不听话”。不知道你听到这三个字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记得从前,妈妈跟我吐槽处在青春期的哥哥”变坏了”,我当时就感觉挺不舒服的。其实对于好或坏,对与错,很多时候都是人为构建的,在我看来,那时哥哥的行为变化是有着他的原因的,只是妈妈不懂他罢了。
但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何我们作为父母所说的话,孩子就必须要听呢?我想,理由千千万万,但本质却是“为了孩子好”,此时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这究竟是我们认为的好,还是孩子认为的好?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意味着他是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同样需要得到我们的尊重和平等对待。我们与孩子所接触的人、事、物以及所处的环境是不一样,我们不得不去承认自己的人生经验也是有着其局限性的。
当我们希望孩子可以服从于我们,成为一个听话照做的孩子时,我们必定是会体验到挫败感的,因为孩子也有着自我的想法与感受,他是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个木偶任由我们摆布。
反过来,如果没有孩子的这些反抗,也许我们也就少了一些刺激能够帮助我们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假如能够因此觉醒的话,那便是另一种成长,不是吗?
网友评论